-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论
见微知著 亦庄亦谐
——浅析《阅微草堂笔记》的幽默艺术
倪成刚
沈阳市31中学
2009 9 12
见微知著 亦庄亦谐
——浅析《阅微草堂笔记》的幽默艺术
沈阳市31中学 倪成刚
[摘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是清代学者纪昀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展现了纪昀的深厚学识及这部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志怪描写 幽默讽刺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据作者自序,始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续成于嘉庆三年(1798),历时10年之久。嘉庆五年(1800),其门人盛时彦将其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包括《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槐西杂志》、《如是我闻》、《姑妄听之》五种,共计二十四卷[1]。
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内文记述若真若假,似乎只在藉由这些志怪的描写而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与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在每则故事结尾处作者总是会来那么几句短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此些评后语却也总是耐人寻味。
当时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相互传抄刻印,广为流传,一时竟有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作者纪昀在《〈如是我闻〉自序》里说:“曩撰《滦阳消夏录》,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非所愿也。”[2]纪昀门人盛时彦为《姑妄听之》作跋时也说:“以前三书,甫经脱稿,即为钞胥私写去。”[3]
《阅微草堂笔记》获得如此盛誉,固然与它着重宣扬封建道德的说教和因果报应、宣扬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内容有关,但也与它巧妙的艺术手法有着重要关系。其中幽默手法的运用是《阅微草堂笔记》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此书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以往学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多侧重于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研究主题集中在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研究、伦理研究、对理学批评的研究、叙事学研究以及狐文化研究,有的学者的论文在关注总体创作特征时也稍微谈论到了幽默艺术的运用,但是论述仍不够充分,而且大多集中在讽刺手法的讨论。本文将就《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特点、分类及作用作具体论述。
王世德主编的《美学辞典》中认为幽默指的是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比喻、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笔法批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乖缪和不通情理的现象的技法。传统的幽默往往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用巧妙的、出人意料的人物对话或人物的自我揭露,引起读者的哄笑,达到批评、暴露的目的。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幽默的内核[5]。幽默手法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早有应用,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充分运用了这种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主要是一种情景幽默或命运幽默,运用不同的幽默类型,成功地造成了语言滑稽有趣、内容却庄重深刻的巧妙统一,从而实现了讽刺的真正目的。 《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幽默手法达到讽刺的真正目的,借幽默以讽刺。它并不是单纯地引起人们的欢笑,而是通过这种手法给予事物的假象更尖锐的讽刺。如《滦阳消夏录》(四)中一则故事: 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一日,相邀会讲,生徒侍坐者十余人。方辩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忽微风飒然,吹片纸落阶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视之,则二人谋夺一寡妇田,往来密商之札也[6]。 读完令人忍俊不禁,通过巧妙的幽默对比手法揭露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道学家们的伪君子面孔,用幽默的笔触表现深刻的反对道学家空谈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有《如是我闻》(三)中的一则故事: 西山有僧,见游女踏青,偶动一念。方徙倚凝思间,有少妇忽与目成,渐相软语,云:“家去此不远,夫久外出。今夕当以一灯在林外相引。”叮咛而别。僧如期往,果荧荧一灯,相距不半里,穿林渡涧,随之以行,终不能追及。既而或隐或现,倏左倏右,奔驰辗转,道路遂迷,困不能行,踣卧老树之下。天晓谛观,仍在故处。再视林中,则苍藓绿莎,履痕重叠。乃悟彻夜绕此树旁,如牛旋磨也[7]。 通过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一僧彻夜绕树奔跑的可笑场景,笑过之后我们就会领悟到这种绝妙的讽刺手法的艺术魅力。 《阅微草堂笔记》中运用幽默手法的另一特点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描绘幽默的场景,讲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解读《GB_T 23850-2024工业高氯酸钠》全面解读.docx VIP
- 总经理股东会汇报.docx
- 2025-2030中国二甲基氨基丙胺(DMAP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上海市浦东新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docx VIP
- 点石斋画报.12集.24册.申报馆编印.1884-1889年.pdf VIP
- 印学话西泠 教学课件.pptx VIP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练习.docx VIP
-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