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的生涯规划理念
中国特色的生涯发展理念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没有人专门研究生涯规划理论,到了现代,也迟外国人一步,但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生涯发展的理念。不,从古至今,我们的许多仁人志士,事业成功者,都有着明确甚至卓越的职业(事业)目标理念。科学的东西是互通的,总结成功人士的发展经历,他们总有共同点,分析研究这些相同的、一般性经验,就会发现其规律。
孔子关于生涯阶段的划分。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人生阶段划分的观点,并且一直为后人所重视,所研究。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第四章是这样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孔子的这段话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距离大学生最近的人生阶段是“志于学”和“而立”。如果按字面理解,到十五岁才立志学习,那么,恐怕许多大学生都上不成大学了。如果把“而立”理解为事业有成,或与职位、车子、房子等挂钩,那么,该多么让我们的一批大学生悲观呀。然而,于丹则不是这样解释“而立”,她说:“我的理解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无论人们的理解如何不同,但孔子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探索人生发展阶段的规律,总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的这一论点,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中国古代的志向说。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传说是很多的。这些传说从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印证了生涯规划理论的科学性。
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核心。中国古代关于小时或青年立志,或称确立人生目标的传说或故事激励了从古至今,世世代代。
诸葛亮是青年立志的典范。《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每自比管仲、乐毅”,在10年的隐居生活中,专心读书,研究兵法和政务,以熟悉天下大势,为实现抱负打下基础。因此,徐庶等人称他“卧龙”。公约207,即著名的隆中对之后,他终于开始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也是讲,要效法圣贤,排除各种干扰,树立远大志向,从而求成功,成为有出息的人。
“岳母刺字”故事,也是教育人们早期立志。八百多年以前,岳飞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他十五六岁的时候,金人南侵,朝廷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母问岳飞: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飞坚定地说。母亲为了让儿子永远记着这一誓言,便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据说,穷孩子出身的朱元璋从小就有当皇帝的“野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目标。有个故事叫“土丘称寡”。一天,朱元璋养母让他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村里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朱元璋扮演“皇帝”的游戏,坐在台上,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并山呼“万岁”。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朱元璋的确出身穷苦,当过和尚。如果他早期没有非同常人的远大理想,很难设想他能够锻炼出超群的坚忍毅力,领导水平、组织本领和军事才干。
研究中国古代名人成功故事,我们不难发现确立人生目标,并坚忍为之奋斗,在成就伟业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的践志观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走出湖南双峰一个偏僻小山村,到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再到他为清王朝平定天下,封为一等勇毅侯,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我们抛开其政治立场,仅从其实现人生抱负来讲,他是一个实现生涯目标的巨大成果者。曾国藩一生强调立志。在《曾国藩家书》里,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立志且践行,交友方面,他尊承孔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贵在雅量;择友则是“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不仅得意时埋头苦干,失意时也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时说:“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启蒙思想家,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大有作为的人物。梁启超的人生发展观,集中体现于他的《中国少年说》,他以人喻国,不论是少年人还是少年国家都是积极向上的,首先少年对自己的前途应该有着无穷的希望,有着无限的憧憬,有着远大的志向。他说“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同时他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