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典作家作业
浅谈鲁迅生命中的几位女性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语)。他生活于跨世纪的中国,积极投身于民族革命;他创作的杂文成为新文学中独特的、极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文体。他留给我们的数百万字的作品已经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艺术创造力至今还少有人能够超越。
有人有人读鲁迅五十年,写了一本书;有人读鲁迅七十年,形成了这么一句话:鲁迅是个凡人。文学创作源于生活,生活是作者创作的源泉。所以,我着重从鲁迅生活方面来探讨下,生活中的鲁迅,以及这些生活细节对他的影响。 鲁迅的杂文向来以“横眉冷对、嬉笑怒骂”为名,有些人称之为“文字暴力”,这种所谓的“文字暴力”缘起何时呢?这些“文字暴力”之后,又隐藏了多少他的情感生活呢?朱安是在鲁迅母亲的安排才走进鲁迅的生活的,而事实是,直到鲁迅逝世的那一天,她始终没有与鲁迅有夫妻之实。当年鲁迅还在日本为自己的人生未来苦苦挣扎之时,鲁迅母亲以病重为由招回了儿子,并送给了他一个“礼物”朱安。新婚之夜,鲁迅掀起盖头,看到了一个深目长脸宽额的丑陋女人,绝望地离开了房,将所有的惶恐与不安丢给了朱安,并且从此开始他与这个女人一生的对抗。结婚的第四天,鲁迅又东渡日本,他感慨“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后回绍兴执教,却住在学校,逃避朱安。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鲁迅受邀去北平工作,独居7年之久,而朱安守候在鲁迅母亲身边,继续孤独与迷茫。直至朱安40岁,鲁迅将她与母亲接到北平,虽然如此,朱安婚姻的沙漠继续蔓延,鲁迅拒绝朱安做的饭菜、缝的衣服,拆床分居,直到在朱安48岁的时候,鲁迅离开这个家庭,并接纳了另一个女人——他的学生许广平。此时的朱安,已经放弃了拥有一个孩子最后的希望,她没有选择,继续孤独地活着。1936年鲁迅去世,朱安为鲁迅空守了41年。1943年鲁迅母亲去世,留下朱安一人。晚年朱安陷入生活困境,社会各界人士为她捐助,但她没拿一分钱。1947年,朱安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人,死后葬在北京,没有墓碑,她生活的69个春秋似乎毫无意义。这就是朱安的一生,一个女人孤独的一生,特别是当我们知晓鲁迅曾在中国大地何等大声的呐喊,鲁迅至今在历史的回忆里闪闪发光,这个女人的孤独恰如戏剧散场后的一声尖叫,观众带着对剧情的赞叹离去,却听不到幕后的那一声凄惨的叫声。然而,鲁迅没有想到,他的决定终究还是制造了悲剧。41年的婚姻生活,没有情,没有性,更没有家的感觉,仅仅是一种状态的维持。对于一个女人,即使是现在,婚姻是人生的大部分,如果说朱安的婚姻是玻璃容器,那里面永远没有东西,朱安失去了人生的一切。朱安走进鲁迅的生活,鲁迅始终手拿盾牌,与她开展一生的对抗,这种对抗间接催生了鲁迅头脑里的思想细胞。也可以说,悲哀的婚姻恰恰反向推动了鲁迅走向文学巅峰,朱安用自己一生的孤独成就了鲁迅。许广平,她是广东番禹人,比鲁迅年轻近二十岁。身材颇高,人却不漂亮。但是,她却是那群女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对社会运动,甚至对政治运动,都满怀热情她敬仰鲁迅。不难想象,当她表白了爱情,又从他那里收获同样的表白的时候,她的心情会多么兴奋。许广平曾说过:爱情的滋生,是漠漠混混、不知不觉的,她跟鲁迅之间也是不晓得怎么一来彼此爱上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爱情发展是有清楚的脉络可寻的,他们之间的爱情异于他人之处,就是从师友发展到完全的了解和爱慕,归根是鲁迅先生的光辉思想和高尚的品格吸引了一个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女青年。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子师范兼课,他品德和学识深受许广平和她的同学们景仰。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求访信件。四月的一天,她和同学们走进了鲁迅的寓所。后来,许广平和刘和珍等在学生运动中受到校方迫害,鲁迅毅然全力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这样,他们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了。从1925年3月到7月之间,鲁迅与许广平通信四十余封,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渐渐升腾为爱情的火焰。但是,他们信中没有花呀月呀的辞藻,没有悱恻和缠绵的柔情,而是对社会人生问题严肃的探讨。许广平说:“没有灿烂的花,没有热恋的情,我们的心换着心,为人类工作,携手偕行……”他们的爱情遇到了守旧者的讥讽和反对。在讥笑和压力面前许广平表现了超凡脱俗的远见,坚韧不屈的精神。1925年10月,她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象烈火一样炽热,公开表达了对鲁迅的爱,她说,她不畏惧“人间的冷漠,压迫”,“一心一意的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处于那样的年代,和许广平相恋,鲁迅缺乏直面世人的勇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地下同居状态,直到许广平怀孕之后。这也罢了,只是作为女师大风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许广平,曾经是多么有活力和有能力社会活动家,和鲁迅同居之后,却成为一个朱安式的旧式女人,成为鲁迅的私人秘书,再未抛头露面从事过社会活动。 “而鲁迅在上海生活的最后几年,无疑过足了旧式老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