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党伟业观后感2500字建党伟业观后感25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作为一部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整体上还是不错的,在尊重历史上表现不错,比一些盲目追求票房的所谓大片强了不少。可能是由于要拍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1911的辛亥革命到1921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所以感觉这个影片在叙事上不够连贯,好多人物没有交待清楚,事件的表述也比较模糊,对一些不熟悉历史的观影者来说,看起来比较困难,可能会感到有些看不懂,所以建议看之前先读一下这一段历史,否则就很难理解到影片里的国家大义,反而容易数明星去了。
影片中第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非蔡锷莫属,他和小凤仙的告别也是影片的一个经典桥段,蔡锷的那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让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句话说出了多少当时的革命志士的无奈,在祖国危难之际,他们放弃了家庭的温暖,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放弃了生命的保障,只因为祖国需要他们,只因他们无法放下风雨飘摇的中国,所以他们注定要离开,离开舒适的家,奔向战场,为祖国,为明天,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战斗。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分别也透漏出同样的感觉,我不知道他们在离开家之后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会在想着革命的间隙,偷偷想一下远在天边的那个她。
与这些革命志士力图改变中国不同,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对中国何去何从的担忧远远敌不过他想当皇帝的野心,在日本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一开始,他还是愤怒的,他还在骂日本人,但日本人一说可以帮他当皇帝,他就签下了这耻辱的条款。袁世凯,当年的你,虽然不是什么革命的志士,起码还能看清形势,但此时,被皇帝梦冲昏了头脑的你,已经听不到大家心向共和的心声,看不到盲目称帝后被人抛弃的结局。
在《建国大业》中,北京大学是个非常重要的场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这些名家聚集之地,各种思想在这里激荡,学生运动也是由这里开始,五四运动也由此发起。
喜欢那时的北大,那才是自由的象征,各种思想都在这里汇聚,小范围的百家争鸣就在这儿上演,辜鸿铭的那句“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一针见血,说出了当时中国的现状,表面上看来,革命胜利,大家剪去了头上的辫子,可是落后的思想并没有剪去,事实上,头上的辫子剪不剪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的辫子一定要剪掉。辜鸿铭也好,胡适也好,陈独秀和李大钊也好,我不想评价他们的理论,谁认为的救国之路最好,我只想说,在那个时代,没有知道怎样走是对的,没有知道怎样可以就中国,每个人都有权去构思自己的救国之路,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来拯救这个国家,就算道路不同,只要一心向国,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所以尽管当时的北大学子们心系马克思主义,在胡适的课堂上与他辩论,胡适依然没做错什么,我总是觉得在尘封的岁月背后,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想起胡适时,有的只会是敬佩,不管是对其学术,还是作为一个可敬的对手。
北大里那场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旧文化与新文化的辩论,是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从那时起,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可是,也从那时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的灾难,辜鸿铭的坚持也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冥顽不化,但时至今日,我们才蓦然发现他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种种努力,而一切已经太晚。我可以理解当时大家渴望新文化的心情,被压抑了太久的中国人渴望释放自己,渴望自由,可束缚中国人的是什么呢?首当其冲的答案便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或者说是封建礼教。可是,有多少人会想到,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奉行了二千年的文化,当中国人抛弃自己的文化时,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么?于是,新文化运动矫枉过正,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上出现断代现象。这能怪谁呢?谁也怪不了,那个时代会让人疯狂,人民需要一个发泄口,传统文化就这样被牺牲了,而对于宣扬新文化运动的胡适等人来说,他们一心想救中国,思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他们认定了传统文化是个阻碍,所以便树立了这一靶子,让人民来宣泄。我不知道胡适又没有想过传统文化也有很多好东西需要传承,不知道他是认为这种牺牲是值得的,还是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百年之后的我们只能看着这段历史,感叹。
失败的巴黎和会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这次事件中,有早已预料到“弱国无外交”却尽力维护祖国,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的顾维钧,有在背后支持同学,期待中国改变的陈独秀,李大钊,有一群一腔热血愿为祖国献身的热血青年,有每一个热爱这个国家的中国人民,在这之中,看着那起义的人群,每一个人都会被感染,仿佛回到了那激情澎湃的岁月。
在即将赴法留学之际,毛泽东选择了留下,他的心中在想,别的国家的经验在中国未必可以行得通,最后,他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陈独秀被捕获释后,他与李大钊进一步确定了斗争的路线,决定创建自己的政党,从这一时刻起,中国共产党种下了第一颗种子。
而一年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共产国际派出代表马林参加,各地共产党组织也均派代表参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