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
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侗族的春节,叫“过年”。靠城镇附近的村寨,隆重热闹,年前,忙打年粑酿酒杀猪,备办年货,打扫门庭,张贴春联,互送礼品。除夕天,备香纸供品,燃香点烛,敬祭先祖。有的用“年饭”喂狗喂牛,以此答谢,夜间,炉火长燃,灯明不熄,喜迎新春。深夜酌茶放炮,迎新祭祖。
初一早上,有的手持香纸到井边河旁,敬祭水神,涉水回家,以为吉利。有的出行郊外,或挑肥下田,拾柴火回家,意为招财进宝。少者结伴游戏,长者互相走访,宴请亲朋,同饮春酒。有的玩龙押狮,或“请七姑娘”、“唱桃源洞”,庆贺新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交界侗寨,祭祀“萨岁”,结队“多耶”,集于鼓楼或公共场所对唱大歌,或吹芦笙,演侗戏,或带歌队和戏班出村“月也”。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新年初一凌晨,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手举火把,冲向井台,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所以叫头水。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家家户户都遵守古老的习俗只抢一担水。挑回来的头水,要专门贮放,不能用来洗东西。只能做饭、炒菜,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款待贵客。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能消病去灾。如果误用了头水洗了东西,不能把水泼出去,只能洒在灶膛里,以示将吉祥留在家里。后生们抢完的头水,各家主妇就用竹篮提着煮好的米饭、猪肉,斟上米酒、来到井边祭水,她们将酒慢慢地注入井中,表达侗家人的心愿,愿井水四季不断,让全村百姓在新的一年里喝上更加清澈甘甜的水。 现在具体介绍春节的相关习俗。
(一)年前准备
农历12月,俗称腊月,是一年之岁尾,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人们为了辞旧迎新,特别是男女主人们却开始更忙碌起来。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腊月即是个“祭祀之月”,也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并有着丰富的内涵。
“杀年猪”
杀年猪是在年前腊月进行的,一到腊月时分,可见侗寨天天有磨刀宰猪的情景。杀年猪很讲究的,一般来说,要和村寨的家家户户商量,因为屠夫有限,必须排日子。“杀年猪”时会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吃一顿,俗称“吃泡汤”,并送1-3斤猪肉给他们,让大家分享盛年喜悦。同时腌制腊肉等多种年货。
“打糍粑”
糍粑就是糯米打成的圆形年糕。不论田多田少,侗族家家都会栽植一些糯稻,收割晒干后放至腊月以备打糍粑用。侗家打糍粑也是挨家挨户排队,互相帮助着打。人们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碓款”中用木头做成的“碓锤”揉打成糊状,往往还添加一些山野菜,拧成圆陀压扁,染上松柏枝叶花纹,涂上蜂蜡,制作成圆形糍粑,寓意家人年年团圆,风干后用水缸装满凉井水存放,以备新年食用。打糍粑时打好的第一糍粑,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片糖或者参糖黑芝麻粉供在场的人一起品尝,共庆丰收。
“做泡茶”
侗族喜在丰收后将各种农产品制成干货,最突出的是将各种菜果做成蜜饯,靖州侗族的蜜饯有十样之多,叫做“十样饯”,有冬瓜蜜饯、南瓜蜜饯、柚子蜜饯、番茄蜜饯等。他们还将糯稻米蒸熟染上红黄绿颜色晒干,春节前用油炸熟,这就是泡茶。春节时节客人来访拜年必敬泡茶。敬茶顺序为第一道茶为蜜饯茶,甜甜的,第二道为“糖豆子”茶,既甜又香,第三道就是泡茶,滚烫辣辣的。有些地方的侗族将泡茶称为油茶。这三道茶以后才可能是汉族地方的真正的茶。
“打豆腐”
腊月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侗族有在田埂上种黄豆等各种豆类的习惯,春节则豆腐成为一道重要的菜。家家把磨好的豆腐用油炸成小块,可放十天半月,为正月备下营养方便的菜肴。“送灶王”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菩萨回天庭的日子,侗民要举行“送灶王菩萨”仪式,主要是祭拜活动,届时,会把肉煮熟,放点糠果,杯中倒上酒,点香、烧纸在灶屋内祭拜,寓意是希望灶王菩萨享用了这些美食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以“除邋遢”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十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
“除邋遢”
春节前几天要从山上采来新竹枝,与长竹杆扎成长把扫帚,可以直达房子的最高处,一家人认真清除房子内的灰尘等脏物,清除下来的东西需及时收拢倒在垃圾坑或焚烧掉。同时侗民会大扫除后,特别是在大年三十夜时,每个人都要洗澡、理发、刮胡须、剪指甲,把自己清洗得干干净净,换上新衣裤,寓意去旧迎新。
“烧米酒”
侗族爱酒,人到侗乡,一年四季皆可闻到酒香。腊月侗乡家家户户都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