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文学:一个财富与理想的秀场
点击破亿,年入千万,打赏百万,这样激动人心的数字依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网络文学圈子里了。十几年间,网络文学从BBS、文学论坛、文学分享站简单形式,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拥有着2.74亿用户的大市场,成就了一批名利双收的职业写手,也同样成就了起点这样的商业性网站。十余年间,有人趁兴而来,有人失意而去,有人屌丝逆袭,有人散尽家财。商业的趋利主义和文学的理想主义在此交融,并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延伸、扩展。而士商相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由此打破,商业与文学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也引来不小的非议。时至今日,我们也难说清高度商业化的网络文学究竟是一种文学适应时代潮流的进步,还是一次理想主义彻底失败后的颓废,但就商言商,网络文学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拼图上一块重要的拼版。在商业上重要性不断提升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一年以来腾讯、百度两大巨头相继涉足于此,也让原本一家独大的盛大文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起点——盛大文学梦开始的地方?十年坎坷梦惊醒,商场浮沉雨打萍,从2003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成立,到去年3月吴文辉携创始团队的出走,起点十年间见证了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的从无到有。而作为推动这一进程的急先锋,起点也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市场覆盖率和知名度第一,培养了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一众大神级作者,以一己之力撑起盛大文学的半壁江山这样的评价对于起点来说并不为过。但也恰恰因为这样,使得起点在盛大文学中的地位显得颇为尴尬,这也为吴文辉的最终出走埋下了伏笔。将时间推回到十年前,起点由一个原创文学协会正式转型为商业化网站,但在那样一个互联网尚且不算普及的年代里,商业化又谈何容易。在此之前,互联网更多的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传播平台,无论是被看做网络文学开山之作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还是后来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寻秦记》,都还是走传统的纸质出版或连载路线。虽然也有人试图走付费阅读的道路,但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盗版横行的局面让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大多数的网络文学作品依旧是依靠网络传播获取知名度,然后寻求实体出版的机会,包括如今早已褪去写手身份的网络文学三驾马车——李寻欢(路金波)、宁财神和邢育森。而起点在创建当年推出的VIP付费阅读模式则成为了一切的转折点,千字2分钱的低廉价格,促使着更多的读者开始尝试付费正版阅读,时至今日,这个价格依旧是网络文学市场的标准定价。但这一模式的确立,意味着网络文学在正版与盗版之间建立了一道付费墙,使得其在商业模式上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这些服务就此分道扬镳,也让盗版成了无数网文人心中最大的痛处。随着0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盛大文学全资收购起点中文网,起点就此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整个网络文学市场的规模也不断做大。这期间,虽然有17K、纵横中文网这样的竞争对手出现,但无论是中文在线、还是完美时空这样的幕后金主,在实力上显然都无法与盛大抗衡。而起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平台壁垒,更是让竞争对手难以攻破,这种壁垒也在这个过程越建越高。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文学堪称马太效应的最佳典范,作品越多,付费读者就越多,因而作者数量也因此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促使书库的作品增多。而用好作品充实书库,对于后入局的挑战者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高价买断新作品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但知名写手动辄千字百元,甚至千元的买断价格,使得资本成了挑战盛大文学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但显然这也并不是一道所有人都无法迈过的门槛,比如说腾讯,又比如说百度。“160多万作家,每个月的正版独立用户接近一个亿,每天有数亿次互动发生”,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曾透露过这样的数据,而翻看已公开的数据也不难发现,仅起点中文网一个网站的书库中就有111万部作品,每天有超过一万本小说在更新。如此一家独大的盛大文学,在将竞争对手们都远远甩在后面之后,也在12年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2012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阅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建立则让热度变为真金白银,整个市场迅速膨胀到数以十亿计的量级。读者正版意识的增强、网络支付的便捷化、优秀作品的积累,这些利好因素在移动互联网的促进下终于爆发。大批作者顺势成为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明星写手,大量聚焦网络文学的CP公司(内容提供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托网络文学这个平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致富梦,而作为行业龙头的盛大文学自然也成为了除中国移动外最大的赢家,营收破亿,融资估值8亿美金,IPO似乎触手可及。但商业总是如此,网络文学终归也还是一门生意,起点创始团队和东家盛大文学之间的矛盾也在起点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积聚着。而盛大文学赴美冲刺IPO的失败,则进一步激化了这个矛盾。蛋糕越做越大,但分蛋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给一群热爱文学、心怀理想的生意人分蛋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