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高窟里的藏经洞
莫高窟的藏经洞姓名:杨金祥班级:油画二班学号:2008010744摘要: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莫高窟在近代以来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关键词:藏经洞 我国古代 彩塑 壁画 句子 劳动人民 珍贵文物 智慧敦煌、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风云际会,见证了古老的中华帝国和广袤辽阔的中亚地区,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盛衰荣辱。当朔风与黄沙侵蚀尽最后一丝荣光,敦煌也无法逃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衰落的敦煌被人渐渐遗忘。直到公元1900年住在莫高窟里的王道士叙述说“忽悠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口。他与市民用锄挖开时,刹那间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这是王道士发现的过程,愚昧的王道是怎么知道他挖出了亚洲最伟大的古代文化宝藏,敦煌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数年之内,藏经洞内的典籍书画被各国探险者割裂瓜分,流散到世界各地。甘肃敦煌,如今平静祥和的敦煌依旧保持着它与生俱来的文化底蕴及热度。人们已经习惯把那个闻名世界的小小洞窟称做藏经洞。在今天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正式编号是第十七窟,位于第十六窟内走道的北壁。一件藏于俄国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的藏经文书,它写成的时间是大宋咸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002年,这是现在发现于藏经洞的文书中有题记最晚的时间。因此,学界认为藏经洞封闭的时间应在公元1002年之后,在藏经洞被重新开凿开之前这些珍贵的文献已经沉寂了近九百年。虽然敦煌文献帮助我们破译了不少扑朔迷离的历史密码,但是藏经洞的性质和关闭的原因却一直是一个谜。对此,学者也存在着猜测迷惑,为什么这些数量众多的文献会被储存在这里呢?我的看法是受战争的影响,所以敦煌的僧侣为了避难,这些藏经怕受到战争的破坏而把它们封存在藏经洞中。我也看过一些学者在书籍中发表的观点是:藏经洞里实际上是被古代的敦煌僧人所废弃的一些物品。根据已有的敦煌文献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佛教典籍占了藏精洞文献的近百分之九十,而其中很多的佛教典籍 又与始建于公元834年前后的敦煌三界寺有关,那么三界死于藏经洞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公元900年前后敦煌发生战事三界寺在战火中被焚毁,收藏于寺中的全部佛教典籍随之损毁殆尽。劫后的三界寺开始重建,但寺内藏经匮乏不能养活他们念经之用,有一件《三界寺见一切入藏经目录》它长达六米收藏在中国国家图馆。写卷的题记中说弟子三界寺比丘道真乃见当寺藏内经论部帙不全,然后寻访古文经纶收入寺中、修补头尾、流传于世、光饰玄门、万代千秋、永充供养,三界寺的藏经呢?实际上是由道真和尚主持完成的,经录得下面有提款,题款的时间是长兴五年六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934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分裂会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连年的征战是中原的社会生活如处水火,而悬隔数千里的敦煌一地却保持了相对的太平,所以寺内的藏经都是道真和尚和一些僧侣抄写来的,还有一些供养经。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千年之前来自南亚、地中海、中亚等地的文明就已经在此汇聚。中亚西域佛教更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敦煌的今天,每逢传统的佛教节日敦煌莫高窟前总会热闹非凡,当地的百姓会聚集到这里进香拜佛。在道真和尚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为了祈求佛祖的保佑经常向寺院捐赠佛经供养,以个人或者家族出资缮写佛经再把这些佛经捐献给寺院,这部分佛经就成了供养经。由于三界寺地处偏僻规模也不大,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藏经的数量仅仅靠供养经也是不够的。雕版印刷发明以前的写本时代书籍宝贵难求,所以敦煌各寺院一直有将本寺部分闲置或损坏不全的佛经写卷相互交换、补充的习惯,像道真和尚向敦煌地区其他寺院里头祈求佛经。就此这祈求佛经就很复杂了,敦煌当地的寺院之间佛经交流是一种手段和渠道,那么道和尚再向其他寺院取经时也向中原地区乞经。敦煌地方政权与中原地方中央政府一直有藩属关系,敦煌佛教僧侣团曾专门组织僧史到中原乞经。这种频繁的交流是的敦煌地区的佛教深受中原佛教的影响,敦煌地区逐见盛行起了五台山 文殊菩萨的信仰。三界寺的佛经在道真和尚和其他僧侣的搜集下佛经从无到有也越来越丰富了。公元1006年地处敦煌西部的一个王国被一股外来势力所灭亡,大西北再次陷入新一轮的动荡之中,战争即将降临的恐怖气氛笼罩着敦煌莫高窟。莫高窟附近的三界寺内僧众们必定担心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藏经再次遭到灭顶之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