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进取的羌汉文学关系略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融汇进取的羌汉文学关系略论

融汇进取的羌汉文学关系略论 摘要:羌族诗人羊子的作品大都从作者人生价值取向介入,以生动优美的意象和热烈真挚的激情,彰显浓郁的民族情怀和独立的民族思考,同时又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有着可贵的探索和创新品质,可谓当代羌汉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羌族诗人羊子;杨国庆;羌汉文学关系 羌汉文学关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羌族这一古老的民族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交融的足迹生生不息,在各少数民族中为数不多,极具代表性。当代羌族文学创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丰富的羌族文学不仅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蕴藏着其历经忧患而绵延坚韧、不失特色的生存密码。羌汉文学关系密切,互相渗透和影响,对羌汉文学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在题材、体裁、语言、风格以及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的相似和差异、借鉴与独创,不仅可以由此揭示羌族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因,也可探讨中华多民族文学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的过程与普遍规律,同时对各民族对汉语的巨大贡献,汉语文包容多元文化作为多民族文化内涵载体的特性和凝聚各民族智慧结晶的重要价值等也会有新的认识。对于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遭受重创的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尤其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探索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祖国民族团结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代羌族文学创作中,反映出这种密切难解的关系,透过近年来颇有影响的羌族诗人羊子(即杨国庆)的诗歌,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羊子创作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出版个人诗集《大山里的火塘》、《一只凤凰飞起来》。其创作的歌词《神奇的九寨》先后受到州级、省级、国家级的表彰和奖励,曾当选为全国十大金曲之一,获四川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大型组诗《汶川羌》得到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影响广泛。 从2008年地震前的诗作和以《汶川羌》为代表的震后诗作的对比分析,可见羊子作品人生价值的取向,作品以生动优美的意象和热烈真挚的激情,彰显浓郁的民族情怀和独立的民族思考,同时又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以见出羌族作家可贵的借鉴、反思和创新品质。 一 羊子曾如此自白:“像我这样的诗人,生活在干沟万壑的岷江上游,被苍茫巍峨的岷山所掩埋和遮蔽,被孕育和期盼,吃尽坚强,生死不息,犹如万古奔腾的岷江,时时撕开亿万年来的地质封锁和传统习性,在灿烂的中华大地上,在辽阔海洋的目光中,在蔚蓝浩荡的天空下,奔流着属于自己和族群的血性的诗歌。” 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其诗歌所具有的多重因素。首先是本民族的文化与生活的地域,这是其十分明显的特质,也是广大羌族作者创作的共同特性。20世纪80年代何健在《致(诗林)编辑部的信》中所说:“写出我民族的历史,写出我民族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写出我民族的精神和风俗,写出我民族的变迁和生存之地域,是我提笔写诗那一天就明确了的、终生追求的一条艰辛的道路。”这是羌族作者群创作的动因,也是其作品的基本内容。无论是朱大录《羌寨椒林》、《白石的思念》,余耀明《羊皮鼓》,还是谷云龙《飘逝的花瓣》,叶星光《神山神树神林》等都表现出反映与挖掘民族文化这一共同努力。 羊子的诗歌同样如此,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坚实土壤,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诗集《一只凤凰飞起来》即展示了诗人对于民族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形象表达。诗歌代表作《岷江的高度》与《灵性的石头》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岷江的高度》采用叙述诗的方式,热情地书写了流淌千万年的岷江在中国西南的文化地位和文明贡献,从诗歌的角度复活曾经璀璨的岷江文明。诗歌《灵性的石头》借助普通而富有灵性的石头,抒写了石头与村庄的关系,石头与羌族的关系,石头与生命的关系,石头与命运的关系,是一种不可分离的血肉关系,石头对于一个民族是文明的标记和温暖的印证。羌人从西北高原迁徙流转,长期居住在岷江上游,对这条母亲河充满特殊的感情,岷江也成为诗人特别钟情的题材,吟咏不绝。诗歌《纪念一条大江》抒发了诗人深邃的忧思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岷江与民族的岷江开发与利用的深深关注和严肃思考。在《岷江的涛声》中,羊子形象地描写其千古奔流的雄壮豪放:大山的骨骼布满水浪边缘的岷江,这山最后的一副心肠日夜奔越,呼啸如血涛声轰然,雄性而野蛮的涛声、怦然令人忧思的涛声、隐瞒沉重沧桑的涛声奔流不息,岁月如水,岁月无情,让人慨叹,也让人深深沉思。末尾一段,岷江又在诗人的眼中换了一副模样,由咆哮雄浑变为温情而缱绻。诗人对岷江的挚爱溢于言表,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对其未来走向的关注和思考,这实际上预示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和前景,发人深省。 在羊子的诗中,这种对养育自己和这个民族的土地和环境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故乡的山水雄奇而险峻,但诗人的热爱和赞美从未停止。即使屡经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也不能改变执着的爱。

文档评论(0)

shimei19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