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必修3
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 * 什么是工业化? 什么是城市化? 知识回顾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自学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课本P74第1段) 请欣赏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 进的因素 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 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 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 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 措施和发展方向。 课时 3课时 阅读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有哪些? 对外开放的前沿 阅读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内因 地理条件 先机 国内背景 契机 国际背景 第一课时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对外开放政策 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优惠政策 良好区位条件 最大的侨乡之一 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何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讨论思考 珠江三角洲的区位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下 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知识巩固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水网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等。 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两大方面来加以分析: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资源、地理位置等;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小结 材料一“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是指镇江以东,包括上海、无锡、苏州、常州、扬州、泰州、杭州、镇江、宁波、南京、舟山、南通、湖州、嘉兴、绍兴等 15 个城市,以约占全国面积的 1 % ,人口的 6 % ,生产出约占全国 19 . 5 %的生产总值,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的引擎。 材料二“长三角”略图 阅读上面的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理角度分析“长三角”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课后拓展 工业化与城市的推进 影响 原因 特点 主导产业 优势 问题 时间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自主学习 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两个发展阶段 第二课时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特点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原因 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影响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主导产业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优势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问题 1979~1990年 时间 第一阶段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特点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原因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