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必修2 人口的变化课件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三、人口的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征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四、我国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 1.特点: ①规模小, 频率低②自发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为主 2.迁移方向:沿海发达地区迁向内陆及边疆地区 3.迁移原因: 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 4.方式:①安置就业②支援新开发区 ③移民垦荒④高校搬迁⑤水库移民 ⑥压缩城市人口⑦少量自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2.方向: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工矿城市 3.目的:以务工、经商为主,学习、培训、分配工作人数增加 4.主要原因: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引起的自发迁移。 1.从图中看,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优越与否) 社会经济环境(发达与否) 生活需求(收入高低) 职业发展需求(未来前途)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变革) 一、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三、人口问题 1.概念: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3.带来后果 1)人口迅速增长 粮食供给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人力资源的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3)人口老龄化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精神孤独问题。 一、城市形态 三、城市功能分区 2.主要类型 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即城市的大小 1.高等城市 服务范围大 种类多 级别高 数目少 距离远 世界城市化进程 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地域性: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空气、水分、阳光和各种养料)。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差别很大,因而形成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要求农业生产要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作物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因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按季节顺序安排,农业活动的内容、强度各季不同。要求农业生产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农业区位 1.区位的含义: 4.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五、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六、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机器代替人力畜力 2.低等城市 服务范围小 种类少 级别低 数目多 距离近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4.理论依据: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城市化 ①引起聚落形态的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②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表现社会进步。 城市化的意义 ①农村的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离开乡村②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迁入城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标志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 城市化定义 发达国家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趋缓甚至停滞 后期阶段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加速阶段 发展中国家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初期阶段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问题 特征 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 不利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绿化环境 对生物圈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水圈的水质、水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