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国际格局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国际格局演变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国际格局演变 一、高考复习基本要求 1、知识与技能:国际关系的含义;在各历史发展时期,国际关系演变的具体表现。 2、过程及方法:通过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的各重大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中国及世界的视角来审视国际关系的演变及趋势,并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不同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分析、比较历史事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及价值观:通过国际关系演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历史与社会的责任。 二、知识结构 1、国际关系含义:国际关系是依赖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国际经济关系首先是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文化关系的变化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政治格局大致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等阶段,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的,也是由资产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它们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外侵略扩张,争本瓜分世界,必然产生矛盾,下面内容在复习时要格外注意。 (1)国际关系史分期及主要特征。17世纪下半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欧洲列强围绕欧洲霸权和海上与殖民霸权这两个方面而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英国在这一时期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三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后由于美国实力的增强,使其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二战后至今为第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从两大阵营到美苏争霸到三个世界的演变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把握国际关系史的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格局或体系中地位变化的根源。 (2)利益是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3)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①维也纳体系(略)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略) ③雅尔塔体系(略) ④多极化趋势(略) (4)规律性知识拓展 人类在付出两次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束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5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三、教学方法:读-讲-练-问 四、课例 国际格局演变史 教学目标:(见前复习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难点:“凡”与“雅”体系的比较;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的不同。 教法、学法: 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流程: (一)学生先阅读约10分钟 本课以四大问题来统领全局: 1.简述近现代国际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2.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3.多元化趋势与前两大格局的不同。 4.纷争多变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师讲解中间穿插学生讨论约25分钟 1.维也纳体系 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实质: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 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终结了欧洲封建时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巴黎和约》,确定帝国主义统治欧洲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1921年九国华盛顿会议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亚太地区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实质:完成战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重新瓜分。 影响:①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②加深战胜国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