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2007年11月7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博览会旨在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产品,促进文化创意领域资本和技术合作。这
A.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说明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C.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
2、右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它承载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下列关于奥运火炬“祥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祥云”的设计是一种文化创新 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③“祥云”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崛起
④“祥云”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展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是( )
A·山文化的内敛性 B.水文化的易变性
C·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的发展性
4、我国汉族歌舞主要有流传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和山西的“二人台”等,以及一些“采莲船”、“霸王鞭”等小型歌舞形式。产生我国汉族的歌舞多样性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各地的生产方式的差异 B.各地文化传统的不同
c·各地地理环境不同 D.各族人民的勤奋创造
5“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说明??????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
A 源远流长???? B 博大精深???? C 异彩纷呈???? D 民族凝聚力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
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7、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9.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
10.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见右
一图)。“金镶玉”这一创造性的做法、
A.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C.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D.表明当代文化优越于传统文化
11.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A.竞争性 B.包容性 C.封闭性 D.灵活性
1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如台湾高山族的杵舞、侗族的大歌、壮族的山歌等,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各民族文化
A.具有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B.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决定因素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D.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之瑰宝,都是中华民族之骄傲
13、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