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说课稿必修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物质的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利用教材中的图1—3—1,向学生展示滴水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数。显然,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数,那怎么办呢?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起采用“集合”的观点,把大量的微观粒子看成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数起来就会方便。老师趁机追问“选择数微观粒子集合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选择多少个微观粒子作为一个集合合适呢?”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上来,他们很想知道这一个集合到底是多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并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带着原来的知识经验来学习的。学习的新知识如果同他们原有的旧知识经验相联系,则新知识最容易被同化,被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时老师提供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这个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生非常清楚。
C + O2 = 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 12克碳 32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
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存在着联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供一组数据,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mc=1.993×10-23克,一个氧分子的质量m O2=5.316×10-23克。通过计算12克碳、32克氧气中含有的微粒数发现,二者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该数值大约为6.02×1023。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含有相同的微粒数呢?接着给出一组不同微粒数的质量,来计算其所含有的微粒数目。
物质的质量 一个微粒的质量 所含微粒的数目 18克水 2.990×10-23克 56克Fe 9.302×10-23克 98克H2SO4 1.628×10-24克 根据这组数据,同学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是一个常数,其值约为6.02×1023。接着引入阿伏加德罗常数。继续设问,你如果去“数”微观粒子,你会选择多大的集合标准,理由是什么?学生大多会选择6.02×1023 为标准,因为这个标准能将物质的质量、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应用非常方便。这时顺理成章地引入了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理量 物理意义 单位名称(符号) 单位标准 物质的量(n) 表示一定粒子数目的集体 摩尔(mol) 6.02×1023 个微粒定为1mol 通过课本及“资料卡片”栏目的阅读,回忆复习有关长度、时间等概念,对物质的量进行类比学习,进一步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特别强调国际上是以12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作为标准的。
(三)巩固应用
学生已对物质的量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返回大家熟悉的方程式
C + O2 = 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扩大6.02×1023 倍 6.02×1023 个碳原子 6.02×1023 个氧分子 6.02×1023 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物质的量角度 1mol碳原子 1mol氧分子 1mol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 12克碳 32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比较,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组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的正误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达到概念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
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
1、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2、1mol的苹果的说法是真的吗?
3、1mol氧中一定含有6.02×1023 个O2 分子。
1mol氧气中含有6.02×1023 个氧原子。
5、0.5molNH3中含有1.5mol氢原子。
6、1.204×1023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表接电实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配装 课件.pptx VIP
- 3L.01.01 ×× U9 ERP项目-系统上线切换方案.docx VIP
-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标准文档).doc VIP
- 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系统.docx VIP
- 2025秋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VIP
- T_CCUA 048-2025 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定额测算方法.pdf VIP
- 消防水池、人防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 VIP
- 农旅商业计划书1.docx VIP
- DNA03-数字水准仪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