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1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二.ppt

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1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1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二

第二章分子结构 主要内容:本章围绕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讨论有关共价键的各种理论模型以及分子的各种性质。 重难点:共价键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 2.2单键、双键和叁键──б键和л键──价键理论(一) 作  业   1、色散力   所有单一原子或多个原子键合而成的分子、离子或者分子中的基团(统称分子)。相对于电子,分子中原子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分子中的电子却围绕整个分子快速运动着。   于是,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时时刻刻不重合,产生瞬时偶极。分子相互靠拢时,它们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电性引力,这就是色散力。色散力不仅是所有分子都有的最普遍存在的范德华力,而且经常是范德华力的主要构成。 色散力没有方向,分子的瞬时偶极矩的矢量方向时刻在变动之中,瞬时偶极矩的大小也始终在变动之中,然而,可以想见,分子越大、分子内电子越多,分子刚性越差,分子里的电子云越松散,越容易变形,色散力就越大。 * *   19世纪的化学家们创造了用元素符号加划短棍 “—”来表明原子之间按“化合价”相互结合的结构式。   分子中的原子间用“—”相连表示互相用了“1价”,如水的结构式为H—O—H;“=”为“2价”;“≡”为“3价”。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氢总是呈1价,氧总是呈2价,氮呈3或5价,卤素则在有机物中大多呈1价,在无机物中除呈1价,还呈3、5、7价,等等。   2.1路易斯结构式   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在1850年左右提出化合价并无正负之分,同种分子,如H2,其中的氢也呈1价,故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这种经典结构式称为弗兰克兰结构式。     20世纪初,美国化学家路易斯[Lewis,Gilbert Newton(1875-1946)]把弗兰克兰结构式中的“短棍”解释为两个原子各取出一个电子配成对,即:“—”是1对共用电子,“=”是2对共用电子,“≡”是3对共用电子。   路易斯认为,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构型(8e)是一种稳定构型。他把用“共用电子对”维系的化学作用力称为“共价键”。后人就把这种观念称为路易斯共价键理论。   分子有用于形成共价键的键合电子(成键电子)和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非键合电子,又称“孤对电子”,用小黑点来表示孤对电子。例如,水、氨、乙酸、氮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人们把这类(用短棍表示共价键,同时用小黑点表示非键合的“孤对电子”)添加了孤对电子的结构式叫做路易斯结构式,也叫电子结构式。如:SO2Cl2、HNO3、H2SO4、CO32–和SO42–的路易斯结构式:   价电子总数等于分子中所有原子的价电子数之和,但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总数(共用电子+孤对电子)并不总等于8,有多电子中心或缺电子中心如:   路易斯结构式中的单键、双键和叁键一直到量子力学建立后才得到合理解释。有一种叫做“价键理论”(VB法)的量子化学模型认为,共价键是由不同原子的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如果只讨论s电子和p电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成键方式:   第一种重叠方式,电子云顺着原子核的连线重叠,得到轴对称的电子云图象,这种共价键叫做s键。   第二种的重叠方式,电子云重叠后得到的电子云图象呈镜像对称,这种共价键叫p键。 2.3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   分子的立体结构决定了分子许多重要性质,例如分子中化学键的类型、分子的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分子在晶体里的排列方式等等,而路易斯结构式未能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   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通常是指其s-键的分子骨架在空间的排布。这种分子骨架可以用现代实验手段测定。   实验证实,属于同一通式的分子或离子,其结构可能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      1、VSEPR模型的要点是:   (1)用通式AXnEm来表示所有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组成,式中A表示中心原子,X表示配位原子(也叫端位原子),下标n表示配位原子的个数,E表示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下标m是电子对数。已知分子或离子的组成和原子的排列顺序时,m值可用下式确定: m=(A的族价-X的化合价·X的个数-离子的电荷数)/2   (2)通式AXnEm里的(n+m)的数目称为价层电子对数,令n+m=z,则可将通式AXnEm改写成另一种通式AYz;VSEPR模型认为,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尽可能地互斥,均匀地分布在分子中,因此,z的数目决定了一个分子或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在空间的分布(与分子立体构型不同),由此可以画出VSEPR理想模型: z 2 3 4 5 6 模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三角双锥体 正八面体   (3)“分子立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