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综合学习与测试(一)旧人教高二下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1919年巴黎和会起至1939年止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状况,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19年到1929年这十年,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矛盾冲突,重新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期。二是从1929年起至二战爆发,“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为二战前十年的基本特点。在三十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步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由于各国制度上的差异,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三国轴心,疯狂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保住根本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矛盾,并成立了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作为维系体系的工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的原则,中欧和东欧出现了一批独立国家,英国的殖民地也获得独立。再加上体系内部的两次大调整(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这一切均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和平发展的局面创造了条件。(2)这个体系是极不稳固的,它隐含了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如: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美矛盾,日美矛盾);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列强与中国的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变化而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这个体系不可能持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于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德国于1935、1936年两次撕毁凡尔赛和约,而国联又无法制止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此时凡尔赛体系名存实亡。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爆发原因:①广大人民的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跌。(2)这次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特别广。美德两国所受影响较为严重,尤以美国为甚。英国受影响相对较轻,日本则由于很快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从而较早地摆脱了经济危机。(3)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造成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重的原因,与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危机的恶化是“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各国政府的政策失误负有主要责任。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反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4)这次大危机告诉人们: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的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一旦危机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以便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延续。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首先,英法虽为“一战”的战胜国,但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作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因此,战后英法等国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第四、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法西斯国家则投其所好,竭力造成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这一切均是促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4.如何认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