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

*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回顾: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美苏争霸 一、争霸格局成因 1.苏:改变,提出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话: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 下来.” 1、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2、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 3、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 60年代末,美国在全世界维持着2000多个军事基地,为许多国家承担“保护义务”,美国对全球干涉欲望无限但力量有限. 全球干涉是美国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之一,到1968年为止,美国援外总额大1300多亿美元,为维持海外驻军又花去490亿美元. 一、争霸格局成因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50中--60初 缓和 紧张 ①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②柏林墙 1.苏:改变,提出 2.美: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 《欧洲一分为二》(1961)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夜里。午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起来。 一、争霸格局成因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50中--60初 缓和 紧张 ①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②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1.苏:改变,提出 2.美: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 苏联为什么在古巴设置导弹?为什么能够设置?在美国战争恐吓下乖乖撤走说明了什么? 原因 与中国关系 优势在美 恶化 / 遏制 战略优势在美 一、争霸格局成因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50中--60初 60中--70末 缓和 紧张 攻 / 转攻为守 ①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②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 遏制 苏: “缓和”,扩张 1.苏:改变,提出 2.美: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 为何在欧洲用“缓和”战略? 欧洲是双方利益重点所在 1979年12月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长达九年的战乱中,阿富汗游击队在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不断壮大。 1967年1月至1969年3月苏联军队10余次入侵中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导致中苏边境流血冲突。图为中国渔民奋起反抗。 一、争霸格局成因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60初 60中--70末 缓和 紧张 攻 / 转攻为守 ①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②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 遏制 苏: “缓和”,扩张 从越南撤军 与中国关系 1.苏:改变,提出 2.美: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 1982年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建立了一座纪念墙,上面镌刻着所有在越战中阵亡美军人员名录. 当时有诗人写道: 爱这个世界吧 那就请记住这面墙 它是邪恶战争的标志 它是战争死难者的墓碑 请记住历史的教训 为死者,也为世界呼唤和平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一周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 改变世界格局的举杯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才会给予帮助。 ——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①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任”? 思考 一、争霸格局成因 二、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60初 60中--70末 缓和 紧张 攻 / 转攻为守 ①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②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 遏制 苏: “缓和”,扩张 经济 军事状况 从越南撤军 与中国关系 1.苏:改变,提出 2.美:欲霸全球,但力量有限 洲际导弹数量 1968年 美1054枚 苏858枚 1978年 美1054枚 苏1400枚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