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课件选修一.ppt

高中历史第2课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课件选修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2课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课件选修一

单元目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三单元 孝文帝改革 第1课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本课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本课难点: 宗主督护制; 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由冯太后和孝文帝共同主持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向汉族学习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北周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东 汉 隋 朝 东魏 北齐 南朝 北朝 西魏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是一天然石洞,在西侧洞壁上,共刻有201个字,汉字,魏书。它是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 根据课本引言回答: 1.该图反映北魏政治生活的哪一特点? A.军事征伐 2.它创造怎样的辉煌?又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 B.娱乐休闲 C.社会风俗 统一黄河流域;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 北魏统一北方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前提 1.北魏的兴起: 源于东北→东晋建立代国 2.北魏的发展: ①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②398年迁都平城,巩固新生政权: 3.北魏的统一 ⑴标志: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⑵影响:初步结束了……为北方……促进了……为……为改革提供了的前提条件 阅读教材32页的内容,了解北魏兴起、发展、统一的有关知识 。 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归纳概括北魏建国后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改革的措施及其特点影响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措施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影响 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二、北魏早期,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阶级矛盾激化 原因: 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如宗主督护制、赋役制度上“纵富督穷,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 四、民族矛盾激化 五、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 原因 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影响 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千古第一后 冯太后(公元442-490年),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 冯太后是位典型的“铁碗女人”。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她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控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六、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对后来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七、, 阅读下列材料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请回答: 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 影响:促使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