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11-12高二语文《长恨歌2》课件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3年下学期 制作18 1. “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2. 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三) 了解大意 3. 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3. 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4. 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3. 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4. 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试选取课文中你喜欢的一小节,改写为现代诗歌。 (四) 阅读注释 行文线索重色--寻色--迷色--失色--思色--访色盟誓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五) 概述内容 李杨相爱 (极乐)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杨妃受宠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还都断肠,回宫相思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还都断肠,回宫相思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杨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还都断肠,回宫相思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杨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还都断肠,回宫相思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玉环送钗,遥寄誓词 安史之乱 (五) 概述内容 长恨歌 长恨歌 李杨相爱 (极乐) 李杨共恨 (极悲) 杨妃受宠 明皇迷色 李思 杨思 马嵬死别,蜀中伤心 还都断肠,回宫相思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玉环送钗,遥寄誓词 安史之乱 政治悲剧 爱情悲剧 (五) 概述内容 (六) 深入思考 (六) 深入思考 1.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恨”? (六) 深入思考 1.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3年下学期 制作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