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成都市考语文题(已编辑)2005——201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题(已编辑).docVIP

2005——2015年成都市考语文题(已编辑)2005——201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题(已编辑).doc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2015年成都市考语文题(已编辑)2005——201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题(已编辑)

成都市二○一五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 文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拂晓(fú) 禀告(bǐng) 气冲斗牛(dǒu) B.涟漪(yī) 呐喊(nà) 随声附和(huó) C.胆怯(qiè) 逞能(chěng) 恪尽职守(kè) D.嶙峋(lín) 发窘(jiǒng)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敏感的人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刻制自己的敏感。 B.开始于盛气临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C.袅袅烟云在我身边漂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 D.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幅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世隶耕 隶:属于 B.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称赞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真无马邪 B.或以钱币乞之 以刀劈狼首 C.贤于材人远矣 能谤讥于市朝 D.卒之为众人 将军岂愿见之乎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 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 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 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分)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2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2)请在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0-12题。 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 王夫人处,黛玉“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