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手册_831760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课手册_8317600

以景抒情,比喻精当。 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流露出爱国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望 [唐]杜甫 五言律诗 附录十一┃34首诗词曲知识梳理 先铺陈叙事,后议论抒情。 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流露出爱国之情。写茅屋被风所破,流露出爱国爱民之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了诗人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 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 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 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 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 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 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 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 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 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 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 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秋 风 所 秋 风 所 破 歌 [唐] 杜 甫 古 体 诗 附录十一┃34首诗词曲知识梳理 考情分析 三、描绘诗词画面 1.典型题例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用生动的语言把诗词中某一句所展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2.应考策略 描绘诗词句子的画面,不能只是对原诗句进行简单的翻译,而是要把诗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词中的情景。答题时可分为以下两步:首先,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如: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所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就需要抓住竹林、洗衣姑娘们、莲叶、渔人的渔船。其次,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如何联想?既要联想到诗人创作诗词时的心境,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想到这些景物在自己平时看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考情分析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如何想象?补充诗词细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会喧闹,联想到是聊天声、嬉笑声、放歌声;莲为什么会动,联想到是渔人的渔船穿过荷塘归来了。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四、体会诗词主旨(情感) 1.典型题例 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等。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2.应考策略 (1)看诗词题目。 诗词题目往往提示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如《江南逢李龟年》,题目就暗示了读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李龟年在江南重逢时的感慨。 (2)抓关键词句。 分析诗词中凝练、传神的字词和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的关键句,从而把握诗歌主旨。《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把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3)析形象特点。 通过理解诗词形象,把握诗人情感。古诗词中的典型形象往往表达较固定的情感。如“浮云”常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借此比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4)辨题材类型。 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写景诗词(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表现热爱、向往悠闲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及隐逸思想;送别诗词(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或劝勉安慰之情;咏物诗词(如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5)知作者背景。 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作品的主旨倾向。如杜甫二十五岁左右游齐、赵时创作《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开阔。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这首诗表达的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豪情壮志。 应考策略 随堂演练 考点聚焦 第13课时┃ 古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五、分析诗词形象 1.典型题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形象的特点。 (3)通过对诗中形象的塑造,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应考策略 随堂演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