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模压成型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模压成型工艺

第5章、模压成型工艺 §5-1、概述 定义:将一定量的模压料放入金属对模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固化成型制品的一种方法。 工艺过程:加热和加压(高压) 物料角度:塑化,流动,固化三阶段。 模具要求:高强度,高精度,耐高温。 树脂在成型过程中的两个特定阶段: (1)粘流阶段:树脂受热熔化,在压力作用下粘裹纤维一起流动至填满模腔的过程。——即物料塑化、流动阶段。 (2)硬固阶段:树脂发生交联,硬固的过程。——即物料固化阶段。 工艺分类:是根据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模压方式)分类。 按模压材料物态分类: 纤维料模压 预混、预浸纤维料加热、加压成型。(单向、线性) 织物模压 两向、三向、多向织物浸渍树脂后,加热、加压成型。(平面) 优点:剪切强度明显提高,质量稳定。缺点:成本高 碎布料模压 预浸碎布料加热、加压成型。(多块,小平面) SMC模压 SMC片材按制品尺寸、形状、厚度等要求剪裁下料,多 层片材叠合加压而成型。(大面积,多层平面) 预成型坯模压 短切纤维制成与制品形状和尺寸相似的预成型坯,放入 模中,倒入树脂混合物,压力成型。(大型、深型、高强、 异型、体形、均厚度制品) 按模压成型方式分类: 层压 预浸胶布或毡剪成所需形状,层叠后放入金属模内,压 制成型。 缠绕 预浸的玻纤或布带,缠绕在一定模型上,加热、加压。 (管材) 定向铺设 单向预浸料(纤维或无维布)沿制品主应力方向铺设, 然后模压成型。 §5-2、模压料 树脂、增强材料、辅助剂构成模压料的三大块。 §5-2-1、原料 1、树脂: 酚醛型(镁、氨酚醛,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环氧型(634,648,F-46),环氧酚醛型(也可列为酚醛型),聚酯型。 2、增强材料: 纤维型(玻纤,碳纤,尼龙纤),(形状有纤维状,短切毡,布或绳) 3、辅助材料: 稀释剂,玻纤表面处理剂,填料,脱模剂及颜料等。 目的:使模压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制品的特殊要求。 (1)稀释剂:丙酮、乙醇(非活性) 用途:降低树脂粘度,改进树脂浸渍性能,有活性与非活性之分。 (2)表面处理剂:改进树脂与增强材料的粘结及树脂——纤维界面状态。 种类:对环氧及酚醛模压料,常用的玻纤表面处理剂有KH-550,用量为纯树脂重量的1%,不宜过多或过少。 (3)粉状填料:提高模压料的流动性,降低制品收缩率,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泽度、质量和均匀性及赋予制品以某种特殊性能。MoS2可提高制品的耐磨性。 §5-2-2、模压料的制备 分为预混法和预浸法两种。 1、短切纤维模压料制备 (1)预混法(手混和机混) 工艺流程: 树脂调配 玻璃纤维 热处理 切割 混合 撕松 烘干 模压料 机混法步骤: a、180℃处理40~60min(350℃处理10~15min),除去玻纤表面石蜡浸润剂,残油量0.3%。 b、切割成30~50mm长度,疏松。 c、按树脂配方配成胶液,用工业酒精调配胶液密度在1.0g/cm3 d、按纤维:树脂=55:45(质量比)在捏合机内充分混合。(图4-1) e、捏合的预混料,逐渐加入撕松机撕松。(图4-2) f、撕松的预混料在网格屏上晾置。 g、80℃烘房中烘20~30min,进一步除去水分和挥发物。 h、装入塑料袋中备用。 (2)预浸法 a、纤维从导架导出,经集束环经入胶槽浸渍。 b、浸渍后,过割胶辊进入第一、二级烘箱烘干。第一级温度110~120℃,第二级温度150~160℃。 c、牵引辊牵出、切割。 三个主要工艺参数: 树脂溶液比重,环氧酚醛(6:4),d=1.00~1.025 烘箱温度 牵引速度 2、模压料质量控制 模压料呈散乱状态,纤维无一定方向,模压时流动性好,适合制造形状复杂的小型制品。因此,控制好质量,对模压特性及制品性能有很大影响。 (1)三项质量控制指标 树脂含量,挥发物含量及不溶性树脂含量。 几种典型模压料质量指标 模压料 指标 预浸料 预混料 机械法 手工法 机械法 手工法 镁酚醛 环氧酚醛 环氧酚醛 镁酚醛 616酚醛 616酚醛 树脂含量 40±5 45±3 42±4 40~50 40±4 35±5 挥发物含量 3 1.5 2 2~3.5 2~4 4 不溶性树脂含量 8 4 5 5~10 15 3~20 (2)指标控制方法 取模压料1~1.5g,称重G1(精确至0.001g),放入105±2℃的烘箱内烘30min,取出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G2。 挥发物含量:V%=(G1-G2)/G1×100% 取模压料1~1.5g,称重(精确至0.001g),将其浸入丙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放入105±2℃的烘箱内烘30min,在干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