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20820.ppt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于晓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1.62亿,且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将迅速超越美国居全球第一。 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调查统计一项中,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影视节目的人数占网民总数的36.3%以上,占整个互联网使用的35%。 另据统计,2005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为27.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普及率远高于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域。 一、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制定、修改 制定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颁布《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制定过程:总结地方法院审判经验;参考借鉴国外的做法;听取专家、学者、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地方法院法官意见。 制定司法解释的目的 弥补相关法律不足,解决审判实践中急需解决又有把握解决的问题 司法解释的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著作权法、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的内容 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数字化作品保护、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及赔偿责任等问题作了规定。 《著作权法》修改 (2001年10月27日)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增加了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及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保护、诉前临时措施及赔偿等内容。 司法解释第一次修改 (2003年12月) 删除了相关条款,增加有关技术措施保护、诉前临时保护措施的规定。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5年5月)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共同颁布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依据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06年5月) 条例就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权利的保护、权利的限制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及责任免除等作了规定。 司法解释第二次修改 (2006年11月) 删除了原司法解释第三条: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社、期刊社、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在网络进行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即今后审理此类案件不再适用该规定。 经修改后的现行的司法解释共计八条 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适用 2007年6月9日互联网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条约”的相关规定已转化为国内法,现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条约”之间不存在矛盾之处。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优先适用法律、法规。 信息网络传播权 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网络传播作品的主要形式 一是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在线传播;二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在手机终端下载或者传播。 关于复制权 传统的“复制”概念 网络环境下对复制权的限制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禁止临时复制未作规定,但不等于临时复制都是合法行为。 三、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管辖 司法解释第一条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网络服务商被控侵权的一般情况 未经权利人许可 超越授权范围 已过授权许可期限 相当一部分网站因未经授权,通过互联网提供文字作品(包括博客作品) 、音乐、电影、网络游戏 及手机彩铃彩信的在线收听、收看和下载服务引发纠纷。 发表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一般与著作财产权(如出版权、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同时行使。 网络环境下,“博客”实时在线创作作品并通过互联网公之于众,是一种新的发表作品的方式。按照现行法律对权利的设置,系同时行使发表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因“博客”引发的版权问题 转载作品(网站之间、网站与报刊之间) 作者与提供相应发布平台和技术支持服务的博 客网站之间的关系? 案例:2006年,秦某诉搜狐公司侵犯其在在博客专栏中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三位作者诉博客网擅自转载其网上发表作品的著作权;李某诉广州某晚报未经许可转载其网上发表的作品侵犯著作权纠纷。 直接侵权 司法解释未作规定,直接适用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过错责任原则 提供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清酶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ppt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3室内喷涂机器人施工工艺.pptx VIP
- 公司出门条模板.doc VIP
- 最新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docx
- 科学开学第一课.ppt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地面抹平机器人.ppt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pptx
-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课件】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地面整平机器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