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名家的江海情缘.doc
戏曲名家的江海情缘
1984年1月4日,首届“梅兰芳艺术训练班”结业后,在上海有名的淮海路人民照相馆内,刚满20岁的韦红玉和京剧名家梅葆玖先生拍下了一张特殊的照片。如此便结下三十年深厚的师徒情谊。
转眼30年时光飞逝,和恩师梅葆玖先生拍师徒照的情景,仿佛就在韦红玉的眼前。她记得,那天她精心地梳洗打扮后,早早地在照相馆等候,内心激动而欣喜。师傅驾车从静安宾馆准时到来……
早在1983年,上海面向全国招收16名学员参加首届“梅兰芳艺术训练班”。当时,南通京剧团演员韦红玉,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在那次的训练班上,梅葆玖、魏莲芳、童芷苓等京剧名家亲自教学,手把手授课。“梅派”艺术的魅力和“梅派”人的品德,深深打动了韦红玉,也坚定了她想拜梅葆玖先生为师的决心。
训练班结束以后,回到南通的韦红玉,继续钻研“梅派”艺术。“这么多年来,只要是我需要的学习资料,师傅都会寄给我。”韦红玉说。1984年10月,应师傅的邀请,韦红玉到北京参加梅兰芳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她萌生了跟师傅学习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的想法,梅葆玖欣然答应。
为了让韦红玉把《贵妃醉酒》学扎实,梅葆玖亲自开车将她带到贾世珍老先生家里。贾老是梅兰芳当年演《贵妃醉酒》时的头佳宫女,拍电影《贵妃醉酒》时的站位都是由贾老完成的。他对梅兰芳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了然于心。一进门,梅葆玖提着礼品对老先生说:“这是小红玉给您的。”明明是师傅亲自准备的礼品,他却如此说,韦红玉感激不已。
后来,虽然在南通京剧团独当一面,韦红玉却越来越想通过系统的学习来给自己充电。1987年,她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戏系明星班进修。与此同时,在师傅的帮助下,韦红玉全面梳理了所学“梅派”剧目。师傅请姜凤山(梅兰芳的琴师)给韦红玉规范梅派唱腔。每个星期两个半天,师傅亲自一对一上课,从每一个动作、身段、台步、水袖,他都细细说来。
当时,梅葆玖正在给东方歌舞团舞剧《丝路花雨》英娘的演员传授《霸王别姬》的剑套子,他带着韦红玉一道去学。一天,他给韦红玉打来电话说:“红玉,我今天去不了,你去教。”韦红玉吃了一惊说:“师傅,我怎么能去教呢?”电话那头传来:“你能行!”其实,这么多年来,梅葆玖一直用这样的鼓励和肯定激励着韦红玉。
在韦红玉的印象中,师傅梅葆玖是个细心得让人感动的人。平时,在学校生活比较苦,师傅经常会让保姆做些好吃的,让韦红玉带到学校去。1990年,临近毕业时,韦红玉在北京吉祥剧院汇报演出,演出的剧目是《刺虎》。演出当天,师傅专门过来捧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带来摄像机和三脚架,亲自为徒弟录像,一录就是整整45分钟。当时,这在学校里十分轰动。
三年的谆谆教诲,尽管师傅一再挽留,韦红玉还是回到家乡。她感恩于当地政府、文化局和京剧团领导的关心和培养,决定继续在南通的舞台上绽放梅派风华。虽然离开了北京,但韦红玉的演艺生涯始终牵挂着师傅的心。1994年,在泰州举办的梅兰芳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梅葆玖语重心长地对韦红玉说:“红玉啊,你还是跟师傅回北京吧。”但是,那时有了家庭的韦红玉,也有了牵挂,她婉言谢绝了。
2002年,单位重组,原先的南通市京剧团、越剧团、歌舞团和话剧团拆团建院。在重组的南通艺术剧院,韦红玉做了一年的营销部副主任。后来,离不开京剧、忘不了师恩的她,在文化馆从事起京剧辅导培训工作,如今一晃也近十年。
2008年,参加完中国剧协小品导演班,韦红玉专程赶到师傅家。师傅对她说了一句话:“红玉啊,你是学到真东西的,你得传,谁要学,你就得教下去。”这几年,韦红玉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她放弃所有商业演出,一心扑在教学上。目前她的学员中有5岁的小孩,也有90岁的老人,只要是想学的,她都倾囊相教。
其实,对于南通梅葆玖并不陌生。他父亲梅兰芳当年曾三次来南通演出,他自己也有多次来通演出的经历。弟子韦红玉是第六至第十届南通市政协委员,当她提出恢复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的议案时,为了支援弟子,梅葆玖亲自写信给当时的南通市市长丁大卫。后来,伶工学社项目落成,他又将“梅兰芳教育基地”设于其中。预计在今年5月份,梅葆玖还将亲自到南通为“梅兰芳教育基地”揭牌。
用南通梅派名票金笑兰自己的话说,当年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在南通师范上学期间,一有京剧名角来通演出,她必定拿着本子,到处找名角们签名。
1957年,21岁的金笑兰遇到了梅兰芳的入室弟子沈小梅,金笑兰开朗,沈小梅文静,同龄的她们一见如故。金笑兰是沈小梅的忠实粉丝,沈小梅在唐闸演出,金笑兰就跟到唐闸,在天生港时,金笑兰又跟到天生港。沈小梅不熟悉南通,金笑兰就带她逛街游玩。
这么多年来,金笑兰和沈小梅之间的友谊,经历了掌声和患难的考验。
1959年,沈小梅赴奥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