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参栽培史考中国人参栽培史考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中国浩瀚文献史料对中国人参的栽培进行考证,论证中国是世界上人参人工栽培最早的国家。中国人参栽培始于西晋,盛行于唐、宋、元,成熟于明,清,说明我国古人已掌握了人参的生态习性。且各个时期栽培的目的不同。
关键词人参栽培史考
人参是五加科(Arali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的第三纪,距今已有6000多万年的历史。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到来,使世界人参的分布大为缩小,野生人参仅分布在东亚和北美洲,可见人参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而幸存下来的。
1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人参最早的国家
谈到中国人参的栽培史,首先看一下中国人参的药用历史。中国人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药用的,国内外学者曾作过很多考证,但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人参药用可能在先秦时代炎帝神农(公元前2700年前后)已被发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含有食、药同源的道理,由于受文字所限,只能靠口传心授留传下来,人参经历了浪漫的神话时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据此中国人参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推断比较合理,可见中国是世界上人参药用最早的国家。
1972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汉墓中,发现r汉代医学简牍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在学术界引起震惊的是,在这批珍贵的简牍中,有3枚写出由人参组成的药方。这些简牍是我国发现的人类应用人参最早的文献。
汉代《神农本草经已将人参为上品,应用量比较大,古时完全靠采挖野生山参药用。人参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对自然选
择较强,繁殖能力较差,人们的大量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于是野生变栽培家种成为了必然。
我国的人参栽培始于西晋,盛行唐、宋、元,成熟于明、清。
据《石勒载记记载:“勒居武乡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之象。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悉成人状”。查石勒是西晋时后赵主,羯族人,少时住上党武乡(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素以行贩为业。上党是我国古时人参产地。石勒贩卖野山参时,因幼小的山参支头小,重量不足,将其植于家园中,待其长大后挖出卖之,以获其利。此为中国最早有据可查的人参人工栽培,也是我国最早的“秧参”栽植,距今至少有1600余年的历史。
到了唐、宋、元时期,中国人参移栽范围较为广泛。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诗达上人药圃诗》云:
药味多以远客寄,施成花圃施成畦。
三丫旧种根因异,九节初移叶尚低。
山峡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地泥。
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
陆龟蒙原籍常州,隐居松江甫里,设茶园于硕诸山下(今浙江省长兴县西北),茶园中有一药圃,很多味中药是远方客人赠送来的,在花圃里作畦床,把不同根形的人参种栽,从立春起第90天把人参移栽到山间溪谷旁边,移栽时人参的种栽须用苔藓包裹好,还要带点原产地的泥土,保证移栽的成活,到初秋时可以看到繁茂的人参秋苗了。
宋朝苏轼小圃人参云: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天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灵苗此孕育,肩股或具体。
移根到罗浮,越水灌青池。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称。
青丫缀紫萼,园实堕红米。
穹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底。
开心定魂魄,忧圭何足洗。
靡身辅吾躯,既食首重稽。
诗中指出人参原产地是太行山的上党和辽东。这与我国文献记载的人参产地一致。栽参的地点是广东的罗浮山(今广东省增城县与博罗县界)。罗浮山虽然位于南方亚热带,但其地势高而凉爽,自然地理环境还是能满足人参生长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山区移栽人参都获得成功,这说明当时栽培人参是可行的。
元朝王祯《农书中“农桑通诀”授时篇之前有授时图,其中有小暑大暑“耕参地”的记载,当时已认识到整地是栽参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北方栽参必须在雨季之前整地栽参,适宜人参生长,而且病虫害较少,与现今的经验一致。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论人参栽培有“人参亦可收籽,于10月下种,如种菜语”的记载。
清朝吴其浚编《植物名实图考日:“以苗移植者秧参,种子者为子参”。
清朝唐秉钧的人参考日:“掘成大沟,上搭天棚,使不日,避阳光,将参移种于沟内,二、三年内始生苗,将苗挖出倒栽地下,以其生殖力向下,故灌溉芦头,使其肥大,以壮美观,七、八年间长成”。“种参之圃名日参营,凡三种:一为苗圃,发参苗用一为第一本圃,发苗后移种用;一为第二本圃移栽三年后再行移栽用。地址选择向
阳斜地面,每圃垒土为畦,高二尺,宽五尺,用质软,色黑的腐质土,施以牛马粪,揽周布细,每畦距三尺,以资排水,而便人行。每畦周围树木架,盖上木板,前高后低,以便流水,称板子营,每年可在春秋两季揭板向阳三~五次,放雨一~二次,皆有程期”。人参施肥可用“人粪尿、木灰、堆肥。每亩地用木灰五i六百两,堆肥三、四百斤,人粪尿四、五百斤,用三分之一做基肥,另三分之二作补肥分三、四次施之,以助其生长”。可见,到清朝已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一
套人参栽培技术,其中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