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注浆专项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溶注浆专项方案.

新建贵阳至广州GGTJ-4标段 DK273+730-DK277+762段 岩溶注浆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_____ 审核:_____ 批准:_____ 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贵广铁路指挥部 二0一一年二月 目录 1.编制依据、范围 3 1.1编制依据 3 1.2施工范围 3 2.路基工程及地质概况 3 3、施工组织机构 4 4.路基岩溶处理主要施工工艺 5 4.1岩溶注浆施工工艺 5 4.1.1、岩溶整治依据: 5 4.1.2、施工宽度 5 4.1.3、施工范围及深度 5 4.1.4、岩溶注浆技术要求 6 4.2CFG桩施工工艺 11 4.2.1、施工范围及措施 11 4.2.2、施工准备 11 4.2.3、CFG桩技术要求 12 4.3、旋喷桩施工工艺 14 4.3.1、施工范围及措施 14 4.3.2、施工准备 15 4.3.3、旋喷桩技术要求 15 5.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16 5.1、质量保证体系 16 5.2、岩溶注浆质量控制: 17 5.3 CFG桩质量控制 18 5.4旋喷桩桩质量控制 18 5.5、检验、试验控制 19 5.6、安全控制 19 6、施工注意事项 19 6.1岩溶注浆注意事项 20 6.2CFG桩施工注意事项 20 6.3旋喷桩施工注意事项 21 7.文明施工 22 DK273+730-DK277+762段 岩溶注浆施工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范围 1.1编制依据 a、路基设计施工图。 b、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c、《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 1.2施工范围 新建贵广铁路 DK273+730~DK277+762段,主要地基加固处理方式有:CFG桩、岩溶注浆、旋喷桩等。本施工方案针对本项目部管段路基CFG桩施工、岩溶注浆施工和旋喷桩施工等进行编制,以保证各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不良地段路基施工安全和质量。 2.路基工程及地质概况 本段上覆盖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弃填土(Q4ml ),坡洪积层(Q4al+pl )软土、粉质粘土、膨胀土及坡残积层(Q4dl+el)黏土、粉质黏土、软土、松软土上,第四系更新统(Q3al+pl)粉质黏土、软土、松软土,下伏石炭系上统(C2)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下统(C1)砂岩夹页岩,震旦系下统福禄组(Z1f)长石石英、砂岩砂岩夹页岩。 地表水主要洛香河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变化性较大;地下水岩溶裂隙水,由于区内地表径流条件好,与地表水互为补给关系,钻探揭示段内下伏可溶岩地层中岩溶发育,地下水发育。经取地表水分析,水质属HCO3+-Ca2+型含SO42-及酸性侵蚀,对砼具有酸性侵蚀性,等级为H1。 综合分析结果:段内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松软土、膨胀土,本段岩溶属中等至强烈发育,岩溶塌陷程度为极易塌陷,采用注浆孔满堂注浆,CFG桩、旋喷桩加固地基。 3、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图。 施工组织机构图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期,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按照项目法施工原则,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一项目部设五部二室,分别是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工程管理部下设调度、测量班及信息管理中心。 4.路基岩溶处理主要施工工艺 4.1岩溶注浆施工工艺 4.1.1、岩溶整治依据: 依据地质物探剖面,并综合岩溶地面塌陷程度分区进行路基岩溶整治。 4.1.2、施工宽度 ①正线路堑地段整治至两侧路堑侧沟外侧平台。 ②正线路堤地段整治至两侧路堤坡脚外5m;车站内站线为无砟轨道时,整治至路堤坡脚;车站站线和联络线为有砟轨道时,按照路肩外45°扩散角确定整治宽度。 ③设置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的地段,整治加固宽度至墙趾外3m。 4.1.3、施工范围及深度 ①浅层及开口型溶洞 溶洞顶板及盖板厚度小于3m时,采取揭盖回填碎石、浆砌片石处理或封闭措施处理。 ②裸露性岩溶 为消除地基不均匀性并防止地面塌陷及变形,采用挖出换填与注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案,注浆深度进入基岩不小于5m,若地面以下15m深度内存在溶洞地段,则加固至洞底以下不小于1m。 ③覆盖性岩溶 溶蚀平原区:地表覆盖土厚度小于30m地段,以钻孔压密注浆封闭土石界面(基岩面上3m,下5m),形成隔水帷幕;在加固深度范围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上部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斜坡地段溶洞和溶蚀破碎带:地表覆盖土厚度小于20m地段,整治设计至基岩面以下5m;当基岩面以下10m深度内存在溶洞的地段,整治设计深度至溶洞底板。 4.1.4、岩溶注浆技术要求 ①平面布置 拉通整治,沿线路中心线以5m间距布置钻孔。按菱形布置,对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