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人文心声元《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Word版含答案
相关读物 《红楼梦》评论(节选) 人境庐诗草自序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缧绁(léi xiè) 战慄(lì)
福祉(zhǐ) 婉慝(tè)
糟粕(pò) 遽跻(jù jī)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爱
(2)信
(3)假
(4)兴
(5)书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目击之而身历之(名词作状语,亲身)
(2)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名词作动词,见面)
(3)公度自序(名词作动词,作序,写序)
(4)皆笔而书之(名词作状语,用笔;名词作动词,写,记下)
(5)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休息)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虽一行作吏
古义:一旦,一经。
今义:一群(指同行的人)。
(2)无虑百数十家
古义:大约。
今义:没有忧虑。
(3)以单行之神
古义:散体,相对骈俪而言。
今义:就单一事物而实行的(条例)等;向单一的方向行驶。
(4)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连接分句,表让步关系,即承认甲是事实,乙却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5)皆采取而假借之。
古义:择取,选用。
今义:选取使用措施方法等。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判断句)
译文:我国人的精神,是现实的,是乐天的。
(2)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状语后置句)
译文:它感人的程度超出前二者很远。
(3)今之世异于古。(状语后置句)
译文:现今的社会与古代的已不同。
(4)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定语后置句)
译文:凡是接近于今天的事名、物名。
(5)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被动句)
译文:而且不被古人束缚。
[常识·速览]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
黄遵宪,字公度,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市),卒于1905年。黄遵宪的著作生前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3种。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红学”史上的里程碑——《〈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评论》由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论文。当中他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故事内容、人物描摹着手,系统探究小说题旨和美学、伦理学价值,是“红学”史上的里程碑。
中日文学艺术交流的见闻录——《人境庐诗草》
《人境庐诗草》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近代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黄遵宪的诗集,收录了作者从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十八年间(1865—1902)写的600余首诗,内容提要分十一卷,书名取自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
《人境庐诗草》集中反映了黄遵宪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初期在思想认识上变化发展的轨迹。诗集中许多充满新思想、新见解、新事物的篇章,是中日文化交流转折伊始的见闻录,深刻表达了学习日本、呼唤改革的文化诉求以及反抗日本侵略、建立平等友好文化关系的愿望。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切中时代的脉搏。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整体·感知]
《〈红楼梦〉评论》是一篇以叔本华悲剧哲学思想贯穿其中的红学研究之作。文章阐明悲剧是《红楼梦》的精神实质,论述了悲剧之中悲剧的惨痛。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加以回顾的同时,兼顾了西方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彻头彻尾之悲剧”。
《人境庐诗草自序》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做的序。作者潜心诗歌创作,不避流俗,欲弃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其所束缚,进行诗歌创作的新探索。主张“我手写我口”,体现了领风气之先的诗歌革新意识。
[文本·层析]
一、阅读《〈红楼梦〉评论(节选)》第一段,回答问题。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本段从国人的精神入手,指出传统的戏曲、小说多“乐天”色彩,多大团圆结局。如《牡丹亭》《长生殿》。进而对比指出具有“厌世解脱”精神的,只有《桃花扇》《红楼梦》。随后对比分析《桃花扇》《红楼梦》,指出《桃花扇》的解脱,“非真解脱”,是“他律”;《红楼梦》的解脱,是“自律”。《桃花扇》重在写“故国之戚”,是“政治的”“国民的”“历史的”;《红楼梦》则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这样,便得出结论:《红楼梦》的价值就在于其“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悲剧性。
二、阅读《〈红楼梦〉评论(节选)》第二段,回答问题。
2.本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首发】河南省联盟高三下学期精英对抗赛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Word版含答案byfen.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1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1章-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1章-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3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3章-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3章-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4章-第2节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讲义第3章5Word版含答案.doc
-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4章-第3节Word版含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