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开虚假保健品“画皮”揭开虚假保健品“画皮”
揭开虚假保健品“画皮” 段 新 (网名:duanxinxyz) 摘 要 本ppt阐述以下内容: 1.初步认识保健品; 2.虚假保健品的危害; 3.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4.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目 录 1.初步认识保健品 2.虚假保健品的危害 3.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4.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一、初步认识保健品 1.保健品既不是普通食品,也不是药品。专家指出,保健品是对人体具有某种或多种特定功能的食品,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2.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良莠不齐,存在“假冒保健品”、“夸大、虚假宣传”、“非法添加禁止类药物”等诸多乱象。亟待国家立法,加强监督,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3.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保健品消费观,不迷信、不偏听、不盲从,坚信科学养生胜过一切保健品。 二、虚假保健品的危害 贻误治病时机 危害患者身心 浪费大量钱财 三、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骗局一:“专家”义诊 免费体检 夸大老人健康隐患,推销保健品。 ·骗局二:免费讲座 大肆宣传 夸大宣传保健品疗效。 ·骗局三:神话产品 包医百病 夸大宣传保健品万能。 三、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骗局四:称“慢性病也能治愈 ” 吹牛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 ·骗局五: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 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 ·骗局六:“免费旅游”、“赠送体检” 采用多种促销策略诱导老人消费。 三、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骗局七:上门“陪聊” 打感情牌 先上门对老人热情招呼,后天天陪老人说话,还帮忙做家务,取得老人信任后就开始推销产品。 · 骗局八:步步设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三、虚假保健品十大骗局 ·骗局九:称“买产品赠送原始股” 厂商称购买保健品是“健康投资”,回报丰厚能发财。 ·骗局十:发展会员 送货上门 以会员制形式推销保健食品。 四、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1.保健品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药用,摆正心态最重要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不可迷信其功效或对其产生依赖心理。 保健食品一般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保健作用,不能代替均衡健康饮食,更不能把保健品当药品用来治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酿成大祸。 四、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2.选择购买点,把住第一关 应到有《卫生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固定场所,如商场、超市或药店等处购买保健品; 付款后保留好发票,以便出现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四、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3.警惕以下销售方式—— ⑴以健康讲座名义:租用临时性场所礼堂、饭店等场地宣传,用送货上门方式销售; ⑵以会员制形式推销保健品:首先发展一些会员,以低价向会员推销——逃避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⑶以义诊名义推销保健食品:推销人员身着白大褂,以医生名义看病,不收任何费用——取得信任——推销产品; ⑷以免费旅游形式推销保健品。 四、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4.买前关注应该标注的产品标识,确保正规 查看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功效成分、包装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应该标注清楚的内容。 四、怎样正确选购保健品 5. 仔细查看保健品是否有不该标注的内容 ⑴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⑵标着“无效退款”等字样;⑶写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⑷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用语和表述;⑸声称或暗示该产品是生活、治病必需品;⑹标出有效率、治愈率、评比、获奖等综合评价内容;⑺直接或间接怂恿任意过量使用保健食品;⑻利用或编造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以专家、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以上都属虚假违规宣传,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对其真正作用打个大大的问号。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