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综合学习与测试5苏教版必修5.docVIP

高中语文综合学习与测试5苏教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综合学习与测试5苏教版必修5

单元测试(五)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亢奋 伉俪 抗辩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 B、妖娆 环绕 蹊跷 饶有兴味 百折不挠 C、苹果 草坪 棋枰 评头论足 萍水相逢 D、歼灭 忏悔 奸佞 纤尘不染 安土重迁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焦躁 气度恢弘 通情达礼 天有不测风云 B、勉励 克难攻坚 韬光养晦 无所不用其极 C、联袂 涸辙之鲋 金榜提名 不费吹灰之力 D、诤友 怙恶不悛 矫揉造作 陪了夫人又折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近有采薪之忧,所托之事也就难以应命。 B、三年前,经商失败而身无分文的他来到广州,借箸代筹,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办起了自己的工厂,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C、前NBA大牌球星摩西·马龙老牛舐犊,主动提出为姚明传授技艺。 D、新春过后,湖边矗立的一排排落落大方的住宅楼,引得人们留连忘返。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 ) (1)遗落在这里的神话、传说太多太多, ,俯首更是满目珍奇。 (2)我相信这段传说。因为,综观历史, 。人生美好,人生有时也很无奈,为他人造墓的人,有时恰恰是为自己也造了墓。 ①寸寸皆是相思,步步都有风流。 ②步步都有风流,寸寸皆是相思。 ③冤魂无数,英雄亦无数。 ④英雄无数,冤魂亦无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自20世纪60年代,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对磁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反复试验。 B、冬季应多给老牛、病牛喂些豆渣、豆饼,以增加它们的体温。 C、据了解,技术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和新材料研制的一个“瓶颈”,长度通过测量精确到纳米将极大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联合国基金会今天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在主要的6个发展目标中,中国实现和超额实现了4个,其成就名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各国前列。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3分) 人活着不单靠食物,还要有夜晚壮丽的苍穹,湖上月光闪烁,山下银色的湍流,百灵鸟甜美的歌声,拂晓天空的辉煌,小提琴美妙的乐音。 二、阅读理解与迁移(4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8、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9、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