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匀市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都匀市的大地构造……………………………………………3都匀市的地质构造……………………………………………3都匀市构造地貌的成因……………………………………………5都匀市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分布…………………………………………5七星山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8坡地重力地貌………………………………………… 8沟谷地貌……………………………………… 9喀斯特地貌………………………………………10都匀市的大地构造都匀市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皱带及黔南古陷褶断束的南东边缘。从整体看,主要具扬子准地台的特征,但亦兼江南台隆的特点。都匀市的地质构造褶皱本市所有褶皱构造,均为燕山期产物。由西向东有黄丝背斜,都匀向斜,王司背斜。黄丝背斜位于市境西部的谷江经江州区至凯口一带,轴向南北,轴线若断若续。贺部底层至北向南依次出露中上寒武统至上泥盆统,两翼地层为泥盆至二迭系。背斜顶面宽阔呈箱子状,两翼倾角较缓,一般在10度以下。远离背斜顶面之两翼,倾角较陡,达50~70度,与东侧的都匀向斜呈挠曲过渡。背斜内的次级褶曲有邦水穹窿、凯口背斜、向斜等。都匀向斜 位于市境中部,北起杨柳街,经都匀市区、大河、呼德直沙寨乡的东侧。轴向南北,在护德乡拐向北东,呈弧状向东南突出。核部地层为三叠系,两翼地层为泥盆至二叠系。翼部岩层倾角较陡,达60~80度,甚至向东倒转。王司背斜 位于市境东部绕河至王司一带。~轴向近南北,核部地层由寒武系组成,岩层倾角平缓,约10~20度。两翼地层由奥陶系至二叠系组成,岩层倾角一般在25度左右,但东西边缘的岩层倾角较陡,达30~35度,与都匀向斜成挠曲过渡,是一个对称的箱状背斜。背斜轴部走向(近南北向)断层发育,中部被东北向的蔓洞断层斜切。断层大致以都匀市区为界,西部以东西向的横断层为主,构成巨大断块,东部则以北东向的蔓洞断层为主,间有南北向、东西向,隅见北西向断层,构成多种形状的断块。本是绝大部分断层燕山运动的产物,仅东部蔓洞断层形成雨雪峰期,并在加里东及燕山期数度复活;西部一部分东西向断层,很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在燕山期亦有复活的迹象。(一)南北向断层主要有都匀、造纸山、平寨、子王等断层。1、都匀逆断层是一条向东突出的弧形断层,北起沙包堡经小围寨、墨冲至沙寨,全长50公里。该断层自北向南被两条横向断层截成三段。北段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50度;中段和南段,断层走向随着向斜轴由西拐而呈北东向。最大水平断层断距约800米,垂直断距约250米。2、造纸山断层位于王司以东,北起新场,南迄潘洞附近,长9.5公里。断层北端有强烈的重晶石化。东盘中下志流统翁项群地层厚度仅160~250米,而西盘突增至450余米,说明早在中志留系之前该断层已形成,且属东盘上升。西盘下降,而燕山期再次活动,此时表现与前相反,东盘下降,西盘上升。(二)北东向断层蔓洞断层位于本区的东部,南起马寨经牛角塘至羊列而延至市境外,长24公里,最大断距约1000米。该断层控制了江南台隆西缘早古生代的沉积,说明它至少在雪峰期就已存在;同时,从下寒武统把榔组地层在断层西侧发生的相变来看,证实在家里东早期又增一度复活,又以其切割了燕山期的王司背斜来看,显然在燕山期或其后,又再度复活。(三)东西向断层主要出露在都匀市向斜两侧的背斜核部较老的地层中,多横切箱状背斜,向斜中很少出露。若李冲正断层位于江州以南,西起剪刀河畔,东往经若李冲而上至摆羊附近。断层角砾岩发育,时见急剧的拖引褶曲。最大断距约为500米。其切割了晚古生代地层来看,若李冲正断层属燕山期。此外,同这一组的断层相平行的还有邦水断层、团寨断层、河阳断层以及王司背斜南部的潘洞断层等。(四)北西向断层1、王司正断层位于王司至小寨,长12公里,最大断距近千米,倾向西,倾角60度。该断层北西延至沙寨就突然消失在泥盆系底介,加上两盘中下志留统翁项群地层厚薄悬殊,说明该断层是加里东期的产物。 2、鱼洞山正断层位于都匀市区之西,摆忙和团山之北,约长30公里。断层角砾岩发育,宽26~80米。断距最大达450米,形成于燕山期,与此相同的断层还有小围寨断层、马寨断层及重坡断层等。都匀市构造地貌的成因都匀市境内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壳运动,自下古生代加里东旋的从江运动至新生带的喜马拉雅旋回,经历15次性质不同和规模不等的升降运动为主的褶皱造山运动(以燕山运动为代表)。由于地质历史上频繁的地壳运动,海陆交替,沧海桑田,直至印支期的安源运动,晚三叠世纪早期之后,海水普遍推出,从此升为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后又经外营力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作用,从而形成今日的构造地貌形态。燕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背斜宽缓呈箱状,向斜紧密呈槽状的隔槽式褶皱,构造线总体呈南北向,在坝固、王司一代因受江南台隆影响,构造线呈北东向。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