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之我见.doc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之我见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受能力。目前的语文教学有的忽视了语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的触动。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加强朗读、引导思考、启发想象三方面入手介绍了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途径,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46-01
目前的语文教学, 有的忽视了语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的触动。情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心灵火花与作者感情碰撞产生的。学生在读中体验到作者的思想,自然地流露出真情实感,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自己真正领悟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读出感情,表达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朗读,感悟语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多感官同时参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过程。
1、师生朗读
教师范读体现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教师的朗读技巧,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等,学生看得着,听得见,可以模仿和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注入目,闻于耳”中感悟语感。加强诵读,认真体味。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藉。“语忌直,意忌浅,咏忌露,味忌短”,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品中词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父亲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桔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之情,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了。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了一份惆怅。
同时对这类课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味。
二、引导思考,体味语感
培养语感,应抓住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捕捉语感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领悟,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效果。
1、抓细节体会
如《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
2、抓词句比较
词句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理解品味、积累运用词句中加强语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不深奥,却十分传神,非常精妙。应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反复琢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泊船瓜洲》,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比较,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绿”表现了万物复苏的动感过程,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深刻印象,既体现了作者的表达功力,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
3、抓段落理解
课文的一些重点段落非常精彩,对理解全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指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其语感效果。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的“阳春三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欢笑着。”一段的教学,先让学生将“贪婪地吮吸”与“欢笑着”联系起来理解,作者将杨梅树写得像活泼的小孩子。然后再反复诵读,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就会因学生自己的感悟而从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启发想象,丰富语感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想象是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进行想象,产生“内心视像”,才会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引起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语感。
1、以想象促朗读
想象的参与会使语感在朗读中显现出来。要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的习惯和能力,让事物的形象随着语流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建立起语言与形象间的联系,这样,学生从语境意义到语言形式就会产生深刻、生动的感受。仔细分析,注重形象。在语文教学中,要学生领略到作者的感情,就要注重作品中的形象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小学双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doc
- 试论小学教育问题之重智育轻德育.doc
- 试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doc
- 试论小学语文三维教学.doc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doc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和实践策略.doc
- 试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
- 试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doc
-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doc
-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doc
- 2025广东中山大涌镇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勤杂工的招聘2人公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500题).docx
- 法律专业律师尽职调查报告范文.docx
- 幼儿语言发展评估表及解析.docx
- 2025年天津市纸品加工厂可再生原料替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广东中山大涌镇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勤杂工的招聘2人公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500题).docx
- 2025年铁路电缆桥架改造升级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八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年度计划.docx
- 2025广东中山大涌镇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勤杂工的招聘2人公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500题).docx
- 2025年上海市开评标室专家库动态优化管理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池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