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些地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中国一些地区

前 言 很早以前,中国老百姓生活中常用到一种蓝白花色的土布,这种蓝色花布虽是用简单的手工技艺和纯天然染料染制,但视觉效果美仑美奂,图案纹饰变化无穷。用其制作的服装、饰物既清晰悦目又古朴典雅,极具特色。这种布渊源久远,据历史文献记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古老的敦煌石窟中曾发掘出残存的此类织品,在其泥塑菩萨的彩装上也有考证,最早的出土文物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它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民间染坊印染物。这种工艺在中国曾广泛传播,唐朝时盛行大江南北,深受人们喜爱。即使在工业印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仍然流行于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印染史的“活化石”这种传统的手工坊染技艺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产制作方式,大体分为三种印染工艺,既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目前均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不需出土的文物,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千百年来,这种来自农村、充满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民间艺术不断传承发展,不仅点缀、装扮普普通通百姓人家,也透视着中国朴实的劳动妇女美丽的心灵和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老染布坊,去一一追味那些蓝色的记忆。 扎 染 1、在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的白族地区,至今仍保持着世代相传的扎染手艺。扎染的学习和传承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以女性为主。女孩自幼耳濡目染,是普遍掌握的一门手艺,而那里扎花技艺的好坏也是衡量女性聪慧的尺度。用扎染工艺制成的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则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白族地区的扎染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扎染的方法通常是在白布上勾勒出设计好的花纹图样,然后用针线将“花”的部分运用变化多端的折叠、捆绑、撮捻、针缝、缠绕、打结、压夹等手法,将布缝紧呈状。打结的白布在染液中经过反复浸染后,因扎结时的松紧疏密不同,故吸收颜料的深浅度和渗透度也不同,使染后拆开线绳和解开疙瘩的白布显现出浓淡相宜、层次丰富、蓝白互渗的花纹图案。扎染自然形成的纹理变化清新素雅,有一种强烈的不可复制的艺术效果。 3、扎花工序需要不同寻常的耐心和细心。为了表达不同的艺术效果,通常在一块布上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扎花针法,其工艺非常繁复令人目不暇接,扎花工艺不仅体现了妇女们聪颖智慧也倾注了她们无穷的心血和汗水。 4、扎染的染料通常为植物和矿物质两种,用染料浸染白布一般用松木制成的大木桶。古时由于印染最终效果的不确定性,故开始浸染的时辰也很讲究,要选择良辰吉日,有的还要到庙里去烧香、祈求。浸染要经过反复几次,复杂的图案有的要浸染几天,然后还要经过高温煮染,才能出缸。之后还要经过漂洗、晾晒、拆线。拆线后的再清洗、晾晒几乎成了扎染人家的风光展示,那挂满染坊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蓝花布,成为当地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5、扎染制品种类繁多,图案丰富各异,题材最初有当地人偏爱的花草、动物、日月、星星等。比如:蝴蝶美丽的翅膀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遐想;饱满的石榴寓指儿孙满堂、人丁兴旺 。随着当地生活与汉文化的交融,又涌现出了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和象征着夫妻恩爱、家庭美满的鸳鸯戏水。而对称均匀的八卦图案则体现了万事、万物阴阳和谐。当年,漂亮的花鸟扎染曾被定期当作进京朝贡的礼品。 蜡 染 1、宋朝时蜡染在中国十分普及,尔后日渐衰退,最后主要流传于中国贵州的苗族地区。蜡染的制作工艺是用蜂蜡、石蜡作防染的材料,用特质的蜡刀或削尖的竹子,蘸上加热融化后的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图案,然后浸入靛蓝染缸中染色。将布上的无蜡部分染成蓝色,再入沸水中脱去蜡质,即显现出蓝白相间的描绘图案。由于在蜡花凝固后需多次漂洗、浸染,蜡层自然龟裂,最后会形成一种千变万化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即使出于同一个工匠之手,印出的纹样也各有差异, 人们称它为蜡染的灵魂。 2、由于蜡液易冷却、凝固,因此作画的蜡刀不能在布上过多停留,这就要求画功娴熟,手巧的人通常不打草稿,信手画来,但一块复杂、好看的头巾,也要画上几天的时间。 3、蜡染与扎染不同,画好的布每隔30分钟要从染缸中捞出来晾晒风干几个小时,而且还要用黄豆水、土酒反复上浆增强颜料的附着力,浸的次数越多颜色越深,直到所需的程度。有时染后需要点缀些红、黄颜色,使蓝白分明的素雅中带点俏丽。蜡染最常用的布料是自家织的有凹凸感的土纹布,这种布厚实经久耐用,也有独特的肌理、视觉效果。 4、蜡染的染料取自当地的一种蓝草。蜡染的构图也是以动、植物为主,但构图比扎染大胆夸张,质朴大气,自由而多变。鱼纹和螺旋纹是比较常见的图案,象征着年年有余。老虎象征着力量;小鸟、孔雀则寓示着锦衣玉食。 5、铜鼓是当地苗族主要的祭器,是权贵的象征,从凹凸的铜鼓上拓印的纹饰,常用于老人丧葬用的被面,以示对长者的尊重。有些孩子的服饰、用品上也有鼓纹,那是渴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成为受人尊敬的权势人物。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