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4-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复习4-2

2. 判读地质构造的基本技巧 (1)背斜和向斜构造的区分 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从形态上来判断,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例如:下图中A、C为背斜,而B、D为向斜。 (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地质学上将这类断裂称为节理)。 3. 地质构造规律与人类的关系 (1)利用背斜构造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下图。 (2)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选在向斜槽部。如下图。 (3)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位置。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而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故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在山地区域,小溪、河流常沿断裂面发育;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这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建筑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进行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所以,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进行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综上所述,如下图。 [2010·重庆文综]如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 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 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3. 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解析] 第1题,高速公路隧道穿过处岩层向上弯曲,该处地质构造应为背斜山。第2题,若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说明甲地岩层为可溶性的石灰岩。第3题,柑橘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说明该区域地处亚热带,乙地虽为山地,但海拔较低,其常见植被类型可能与当地基带植被相同,应为常绿阔叶林。 [答案] 1. D 2. C 3. A 1. 火山喷发(火山现象) 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或过程,叫火山喷发(或火山现象)。 2. 火山的分类:按火山活动情况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类。 3. 火山的影响 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建筑,有时还引起地震,威胁生命安全,喷出的气体和碎屑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和气候。 利: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和硫磺等有用的矿物。 4. 火山的分布规律及分布 规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下深处的岩浆易于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世界上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大西洋海底。 [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析] 第1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第2题,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受外力作用可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 1. D  2. C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3)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5)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2. 板块移动与基本地貌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 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