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德建设
“故宫门”:文化窃贼比文物盗贼更可怕
文/时言平
几个蹩脚的业余小蟊贼,临时起意,导演了一出故宫惊天失窃案。本以为,案件伴随着北京警方迅雷不及掩耳地告破,以书写京畿卫士们的一段“传奇”而终结。岂料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样一个文化重地,竟接二连三爆出文化乌龙闹剧。
先是故宫向北京警方献锦旗出现白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撼”与“捍”虽然音同,但是放在这儿意思确是截然相反。但故宫对此不以为意,凭借着在文化上的威权,竟然信口胡诌:“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让人惊诧之余,更是对文化的沿袭充满忧虑:某些人依靠威权在文化上“颠倒黑白”,文化很可能再一次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岂不知,秦时焚书坑儒和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浩劫,至今依旧是文明深重的隐痛。
而厚重的“撼”字折射出来的霸道,也许正为之后浮出水面的“建福宫事件”设置了铺垫。故宫建福宫被爆出成为豪华私人会所,正应验了“文化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猜想。尽管故宫方面矢口否认,但在围观时代,终究敌不过“有图有真相”:前天,一名知情人爆料,他与百余名长江商学院CEO班学员均收到一份徽标为紫禁城建福宫的《入会协议书》。他透露,故宫下属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公司表示成为会员可享受在建福宫宴请、开会等服务。会员需按期交付年费。(5月15日《新京报》)
由此,我们会发现,文化对于某些文化利益集团而言,不仅仅可以“颠倒黑白”,更可以进行“文化贩卖”。恍惚间,故宫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俨然异变成了管理者的私产。如果说,那几个业余小蟊贼偷窃走的仅仅是几件文物,那么故宫的管理者们何异于监守自盗。这种对文化明目张胆甚至招摇过市的窃取,让人无奈更让人寒心。小蟊贼偷窃会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警察抓捕,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这些文化的监守自盗者呢?这种无风险偷窃恐怕正是他们肆无忌惮的根源所在。
建福宫变成豪华私人会所,不仅仅是故宫遭受商业浸染那么简单。更为可怕的是,在浮躁的文化炒作之风下,权力者和管理者已经成为破坏文化、贩卖文化的急先锋。以建设文化之名破坏文化,以管理文化之便贩卖文化,文化正是在这样的监守自盗中走向没落。故宫作为文化重地,它的皇室文化被包装后,贩卖成为某些商贾权势的尊荣享受,利益集团依靠这种贩卖赚得满盆满钵,高端消费者也从中找到了至尊享受,只是这笔历史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国民,只能无奈地愤怒和悲伤。
文明的沿袭正在进行着一场“文化苦旅”,这段苦旅最可怕的不是时间的大浪淘沙,也不是文物盗贼的窃取和掠夺,可怕的是承担着文化保护的权力者和管理者打着发扬的旗号监守自盗。文物被窃取和掠夺之后,可以花高价拍回收购,而如果文化和文明被篡夺和窃取,恐怕难以失而复得。建福宫变成豪华私人会所,实际上便是管理者对文化监守自盗式的包装贩卖,而这样的贩卖无疑是在糟蹋文明、泯灭文化。
“文化苦旅”不应该是口头上的矫情,而是对文化实实在在的尊重和敬畏。缺少敬畏之心,就不会懂得珍惜,管理者也就很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变成文化窃贼,大发文化财。不仅故宫如此,各地“名人故里”之争皆是如此。甚至当前的一些文化名人,和故宫的管理者殊途同归,打着为文化卫道的名义,穿着光鲜的文化外衣,对文化和文明饱含热泪,可实质上不过是为自己谋求财富和声望的文化窃贼和文明贩子而已。
外国大学为何总把校庆办砸
上个月(4月份),清华大学在人民大会堂办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百年校庆”,众所周知,这段视频被中央电视台转播了无数次。
实际上,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早在5年以前就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后又改为组织委员会,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此外,还成立了发展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3年以前就开始了1000天的倒计时活动。
在百年清华的盛宴背后,我们也可以转眼看看国外大学是如何过校庆的,或者说,看看他们为啥总把校庆办砸。
有的大学不怎么搞校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牛津大学,这所建校900年,至少产生过25位英国首相,30位英国以外国家的首脑,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6位国王、12位圣人和20位主教的大学。甚少举办像样的校庆,按其校长的说法,就是“从未举办过校庆”。
有的大学在校庆上泼冷水
1997年,日本京都大学百年校庆。然而在校园中举办的活动,一半以上都是批判性、反省性的。比如“京都大学与殖民政策——反省百年京大犯过的错误”。
京大的老师、学生,他们用批判学校、批判校史,而不是张扬学校成就,来表达对于学校的骄傲与敬意。
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150周年校庆,过的更为奇特——2011年1月7日至6月5日将举行盛大的系列庆祝活动。在持续150天的校庆中,麻省不但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而且将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的,这个诞生了7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校,在生日之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