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标桩基首件工艺试验方案题材.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工程概况 3 1.1.桩基总体概况 3 1.2.工程地质条件 3 2.试验方案编制依据及目的 3 2.1.方案编制原则 3 2.2.方案编制依据 3 2.3.试验目的 4 2.4. 试验执行规范 4 2.5. 试验部位选定 4 3.施工准备 4 3.1.施工技术准备 4 3.2.施工现场准备 4 3.3.本次试验施工设备安排 5 3.4.本次试验施工人员组织 5 3.5.本次试验材料组织计划 6 4.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6 4.1.施工方法 6 4.2.施工工艺流程图 15 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7 5.1.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 17 5.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7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0 6.1.安全目标 20 6.2.安全保证措施 21 6.3.安全管理体系 21 7.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 23 7.1.环保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3 7.2.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 1.工程概况 1.1.桩基总体概况 本合同段起始桩号K296+050~K301+280,线路全长5.23km, 特大桥5230延米/3座 ,匝道桥1134.7延米/5座。 桩基105992延米/1285根,其中φ1.3m桩基2090延米/30根,φ1.5m桩基20715延米/273根,φ1.6m桩基65413延米/792根,φ1.8m桩基17774延米/190根。 1.2.工程地质条件 桥梁位于海积平原,地势地平,场地水塘密布,地表标高2-4m,表部为海积灰黄色粉质粘土层①1层,软塑状,厚度约1.2-2.5m,俗称硬壳层,局部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①3层,浅部分布冲海积淤泥质粉质黏土②2层夹粉砂,流塑,厚约4-11.3m,性质差,上部为厚层海积淤泥②3层、淤泥质黏土②13层,流塑状,厚约11-30m,性质差,局部为海积软塑状黏性土②4层。中部分布中更新统上段冲湖积粉质粘土④1,其下以厚层的海积黏土④2,④4层为主,软塑-可塑状,厚约10-33m,工程地质一般-较差。下部主要为海积的黏性土⑥4层,⑥14层,灰色,兰灰色,可塑状,地层分布连续,工程性质一般。底部为冲积粉细砂⑥25层,灰色,中密-密实状,埋深大,顶板标高-95.68~-102.89,工程性质较好。 2.试验方案编制依据及目的 2.1.方案编制原则 本着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连续流水作业、经济合理、机械化施工、科学布置现场等原则编制本试验方案。 2.2.方案编制依据 ⑴、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灵昆至阁巷段工程第5合同段招投标文件相关要求; ⑵、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灵昆至阁巷段工程第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 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3.试验目的 ⑴对设计地质进行验证,取得详细地质参数; ⑵研究适合本段工程地层特点的钻孔设备及各种设备在相应地层施工功效; ⑶确定适合本段工程地质条件的清孔方法; ⑷研究钢筋笼保护层措施的可靠性和下设的最优方法; ⑸验证钻孔桩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工艺的合理性; ⑹检验施工准备工作的周密性、严谨性。 2.4.试验执行规范 ⑴《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⑵《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⑶《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2.5.试验部位 本次试桩选在滨海互通主线桥右幅36#墩3#桩基,桩径1.5米,设计桩长为72.6米。 3.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 ⑴熟知合同有关内容 由公司或项目部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以施工队长、班组长进行合同交底、合同分析。 ⑵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由项目总工组织会同技术员、质检员、施工队长及班组长进行图纸会审,并填写图纸会审记录。 ⑶ 编制和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总工审批后报监理单位。 ⑷掌握规范要求、备齐资料表格 由项目总工对技术员、质检员、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使现场每位人员熟知岗位职责、各工序质量控制点、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备齐所需各种资料表格。 3.2.施工现场准备 现场准备工作主要是“三通一平”、人员设备进场、规划征地、建宿舍、原材料进场和试验配比。 施工道路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车辆可由现有道路及临时便道通行。 ⑵施工用水用电 由各级领导协同解决,并由相关人员将水电引至现场。 ⑶人员设备进场 进场人员约20人,主要负责协调关系,联系材料,现场准备等工作。 ⑷现场布置 据现场实质情况合理布置现场,设置项目部、钢筋加工场、钻机施工区、渣土堆放区、材料仓库、泥浆循环池等。 ⑸搭建临舍 施工队伍进场后搭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仓库等,并由项目部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⑹原材料进场和试验配比 钢筋进场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