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现代教育技术习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 )
A. 19世纪末
B. 1922
C. 20世纪20年代
D. 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 )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C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响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8、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 )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9、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B)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10、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C )
A. 信息和人员
A. 信息和人员
C. 设计和制作
D. 技巧和环境
答案:BCDCBCDDBC
二、视听与传播理论
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A )
A. 香农一韦弗模式
B. 施拉姆循环模式
C. 香农一施拉姆模式
D. 贝罗模式
2、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B )
A. 编码
B. 信道
C. 解码
D. 接受者
3、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 B)
A. 译码
B. 反馈
C. 干扰
D. 信号
4、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C )
A. 教育学
B. 媒体理论
C. 社会学
D. 传播学
5、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C )
A. 香农
B. 麦克卢汉
C. 戴尔
D. 施拉姆
6、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 )
A. 言语符号
B. 视觉符号
C. 观摩示范
D. 设计的经验
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D )
A. 做的经验
B. 观察的经验
C. 抽象的经验
D. 给学习者的刺激
8、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 B)
A. 反馈
B. 交换
C. 编码
D. 解码
9、编码的过程是 (B )
A. 信息转换为符号
B. 信息转换为信号
C. 符号转换为信号
D. 信号转换为符号
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 A)
A.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B. 设计的经验
C. 演戏的经验
D. 观摩示范
答案:ABBCC ADBBA
三、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A )
A. 物理性能
B. 传播范围
C. 呈现的形态
D. 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