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背景: 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下的英法美等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根本原因)。 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中国成其下一个侵略目标。 清朝统治统治下的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危机四伏。 2、导火线(借口):虎门销烟(1839年6月) 3、经过:       ①1840.6英舰驶进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②1841英扩大侵略战争,强占香港岛;       ③1842.8 英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4、 《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割”: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6、反侵略事迹:      ①在福建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②在江苏镇江,满族将领海龄与将士们浴血战斗,全部壮烈殉国。    7、影响:      ①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灾难;      ②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③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深化理解: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社会三大变化 深化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① 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根本原因)。     ② 列强“修约”讹诈未能如愿(直接原因)  2、经过:     ① 1856年秋,英国伙同法国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②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求和,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③ 1860年,联军进入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表 4、影响: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07-09年考纲未涉及)  一、原因和主要经过  1、原因: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2、主要经过: 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定都:1853年,定都南京(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夺清朝半壁江山,进入全盛。 内讧:1856年,天京变乱,由 盛转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目光短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争权夺利,缺乏大局意识,等等) 1858—1864年,太平天国进入后期防御战。 1959年,为振兴“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太平天国的纲领 1、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⑴ 内容: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产品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⑵ 评价:           ①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 局限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2、 《资政新篇》(洪仁玕、1859年)          ⑴(内容:① 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②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 文教上:开设新式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英语公开课课件(试卷讲评课).ppt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历年(2005-2014)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pdf VIP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及对空排汽系统.pdf VIP
- 松鼠 课件 (36)(完美版的).ppt VIP
- 人教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大全.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pdf VIP
- 极核AE4维修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