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
一.发展历史
ACEI 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和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并在抗高血压药作用途径方面取得了突破,WHO于1993年建议将其作为治疗轻度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1970年,巴西科学家从涉毒中分离出多种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物质,同年研制出首个ACEI并命名为卡托普利,于1981年在美国上市;1976年,日本药物学家从酞嗓系列诱导体中筛选出第2代ACEI药物依那普利,并于1984年在德国上市。之后ACEI的研究发展迅速,上市新药近百种,用于临床达20种。
作用机制与结构特点
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激素系统。当血压降低时,肾脏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催化作用下水解产生血管紧张素I(AngI),AngI经ACE作用而形成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Ang Ⅱ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活性,使血压升高;Ang Ⅱ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ALD),ALD能促进肾脏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体液容量,升高血压。
ACEI通过与ACE活性部分的锌匹配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根据其结合基团可分为三类①以巯基结合,如卡托普利;②以膦酸基结合,如福辛普利;③以羧基结合,如依那普利。ACEI能竞争性阻断AngⅠ转化为Ang Ⅱ,从而降低循环和局部AngⅡ的水平。ACEI可增加缓激肽水平,同时可增加一氧化氮(NO)和有血管活性的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ACEI还能阻断Ang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通过加强刺激Ang1~7受体来进一步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的作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降低血压
1、抑制RAS:ACEI对血浆中的RAS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使血浆中的AngⅡ浓度降低,对抗AngⅡ的缩血管作用。在人体的肾脏、脑、心脏扥局部组织中也存在血管紧张素受体,局部组织的RAS对血管紧张度的调控起重要作用,ACEI对组织中的ACE也有抑制作用,是血压平稳下降的重要环节。
2、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AngⅡ可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ACEI通过降低AngⅡ水平,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减少NE的合成和释放,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抑制缓激肽的降解:ACE是一种激肽酶,可降解缓激肽,缓激肽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ACEI抑制ACE活性,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从而保留其扩长血管作用。
3、减少ALD分泌:ACEI通过减少AngⅡ对靶器官的作用,使ALD释放减少,减轻水钠潴留,有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因为ACEI在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调节体液平衡方面的明显效果,使其成为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物。ACEI可用于轻、中度和严重高血压,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单药治疗对60%~70%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在血压下降的同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不出现水钠潴留。ACEI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加ACEI的作用,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可增加各自的作用,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作用增加较少。
改善心脏功能
心肌重构包括心室壁变薄、心脏扩张和心肌肥厚,高血压是引起心肌肥厚(LVH)的重要原因。LVH可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并逐步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泵血减少及心力衰竭。AngⅡ能刺激心肌细胞增生,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
ACEI能抑制肾素和AngⅡ的活性,阻止缓激肽降解,扩张血管,降低心室壁的张力和膨胀程度,减少对心肌细胞壁肥厚因子的刺激,从而抑制和逆转心肌肥厚。对培哚普利的研究证实,其具有24h的良好降压作用,并能显著阻止和逆转LVH。
ACEI能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对抗心脏RAS的缩血管和水钠潴留作用,中断心力衰竭时的心脏恶性循环。ACEI对轻、中、重度心力衰竭均有效,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是公认的治疗和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
ACEI可通过抑制RAS、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流动力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脏收缩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苯那普利的研究发现,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肌质网Ca2+-ATP酶活性恢复,减少氧自由基损害,减轻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损伤。
抗动脉粥样硬化
AngⅡ能诱导原癌基因及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导致血管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有助于内皮细胞释放嗜酸性化学物质,使嗜酸性细胞粘附和聚集,最终诱发粥样斑块形成。另外,细胞内钙超载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CEI通过抑制AngⅡ生成、降低细胞内钙超载而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氧自由基(ORF)是血管内皮损伤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重要因素,ACEI抑制儿茶酚胺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发挥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的清除可保护损伤的心肌,同时还可起到内皮源舒张因子的作用,使其调节动脉粥样硬化,避免血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