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滚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docx

奉贤滚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奉贤滚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2016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奉贤滚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团队名称:奉贤滚灯非遗保护小组负 责 人:刘宗霖(14级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指导老师:叶明华(职务:副教授)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人数:7人项目摘要小组成员深入了解滚灯艺术:“滚灯”文化的起源、传承与发展、滚灯艺术品制作。联系奉贤区拓林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参观其中的奉贤滚灯陈列馆,馆内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滚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共展出手工艺品29件,文、武大滚灯各一只,滚灯展示服装5套,滚灯制作工具11件以及滚灯历史文献、制作技艺、获奖证书等。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和内部宣传视频组员们组员们细心、详细地记录工作人员对每一件藏品的介绍,拥有了许多内部资料和记录。组员们感悟其中的历史事件,领略滚灯文化的周边产物。深入了解滚灯相关知识,学习滚灯制作方法。小组成员被滚灯历史与现状深深吸引,惊叹滚灯传播与传承的欣欣向荣,掌握了滚灯框架的制作方法,为之后社区与学校合作的滚灯技艺教学打下基础。关键词: 奉贤滚灯; 陈列馆; 滚灯历史与现状;滚灯制作; 项目背景奉贤滚灯文化解放前的滚灯文化奉贤与海结缘。浩浩大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因海而起的灾害频发。于是,绵延百里的杭州湾畔,从此就描绘了一幅幅前人搏击海难抵御倭寇的壮观画面,筑堤阻海夕,祭海保太平。奉贤人的前辈在铸就历史的长河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粗犷的海风,包含着智慧和勇敢,催生了民间民俗文化的结晶——奉贤滚灯。上海南郊、东海之滨的奉贤有个古镇——柘林,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民间艺术瑰宝——滚灯。滚灯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史载滚灯原为纸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偏安佚豫》中记“以纸灯内置关报放地下,以足沿街徽转之,谓之滚灯。”迄今已有140余年历史,查阅有关资料:当年太平军来到奉贤,百姓欢欣鼓舞用滚灯舞来表达喜庆之情。《沪城岁时行歌》记“艳说年半五谷登龙蟋九节彩云燕。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拖滚灯。”可见一斑。此后滚灯逐渐定型为竹片制成的圆球直径1.4—1.6米内置50厘米左右小球一颗,外包红绢内点蜡烛。解放前民间灯彩流传极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滚灯,凡遇灯会、民间庙会皆以滚灯为先导。舞灯时将灯用线系于腰间,灯附人左右滚动,人随灯上下翻滚舞到兴致时,配以鞭炮锣鼓舞者用牙咬着线结以颈项之力使灯四处滚动小球内蜡烛不灭。舞大灯时体力消耗极大每盏滚灯须几人轮番舞动,操控者均为男子,大多赤裸上身体现了一种粗犷的力量美。滚灯被誉为“灯中之王”现保留的节目主要有翻铁塌饼、白鹤生蛋、蜘蛛放丝、缠腰缠脚半脱靴、缠腰双脱靴、五梅花、日落西山、鲤鱼卷水草、鹤鸽冲天等十余种。柘林的胡桥社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多年来对传统的民间艺术滚灯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使濒临绝境的滚灯艺术重现昔日风采。滚灯曾多次获得全国民间文艺金奖,我国三代国家领导人都曾看过滚灯表演。奉贤胡桥滚灯是流传于江南的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据传从明代起就已经形成在江南一带,多以农民自娱自乐为主,而后百姓为欢迎太平军的进驻又创造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赛灯艺术。在众多的欢欢迎队伍中,滚灯成为了独领风骚的开路先锋,场面尤为壮观。滚灯表演在长期的探索演出中日趋完美,在传统的杂耍技巧白鹤生蛋、缠腰、蜘蛛放丝、金猴戏球、鲤鱼卷水草、单脱靴、双脱靴、跳脱灯、日落西山的基础上,融进了滚地龙、舞灯龙、背抛、滚刀花、甩手、水流星等系列创作动作,集古今艺术为一体,更为形象地体现了滚灯舞集跳、滚、爬、转、旋、跃、抛的特色艺术效果,豪放中有细腻,洒脱中含凝重,刚健中透柔美,其风格与桥乡独具韵致的风土习俗相宜,即别于吴风之仪,又异于越风之态,被誉为“江南一绝”。解放后的滚灯文化十年浩劫期间。这一民间艺术濒临绝境,奉贤滚灯失去了他昔日的辉煌。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民族民间文化迎来了崭新的春天。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市群众艺术馆的支持下,奉贤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担起了抢救民间滚灯的重担,组织精兵强将,全面开展民间舞蹈集成工作。在胡桥乡文化站王正荣等同志的大力帮助下,请出了会耍滚灯的陈伯民老艺人言传身教,汇编出缠腰·翻塌饼·蜘蛛放丝等十一套动作。历年的磨砺创新,已有多套适合不同场合、展现不同手法的滚灯舞、操,在镇、区、市乃至国内的大型文化舞台上频频亮相,屡屡获奖。柘林镇胡桥社区也因此于199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并于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民间艺术特色项目。为更好地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保持“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柘林镇文广中心制定了滚灯项目的发展规划,举办了滚灯艺术研讨会、滚灯舞、滚灯操培训班、“胡桥杯”滚灯操比赛等活动,提高滚灯的艺术表演水

文档评论(0)

daomou_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