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孟子》专题训练
《尽心》上下
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①心,指本心,即善心;性,指本性。②恕:指“恕道”,即推已及人。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
(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3.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认为,游说国君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自得其乐的心态。
B、要达到凡事都有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关键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C、孟子举古人“得志”与“不得志”的具体表现,含蓄地批评了宋勾践的急功近利。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原则,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奋斗理想。
(2)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对“士”的基本要求。
4、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2孟子曰:“以佚道①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13.13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②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③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13.1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④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注]①佚道:安逸的原则;②欢虞:欢娱;③皞皞:心情舒畅;④仁声:行仁而获得的声望。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虽也有一定的民本思想,但本质上还立足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他建议君王驱使百姓要注意方法。
B、孟子言治道,首重王霸之分。只有实行王道,才能上应天理,下顺民心。
C、孟子十分重视圣人君子在教化百姓方面的重要作用。
D、孟子把行仁建功分为两个层次:善政和善教,并且认为善教优于善政。
(2)请结合以上三个文段,简要解说一下孟子认为“善教”优于“善政”的理由。
5、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5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①良能:与生俱来的能力。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是一种不须经过后天学习、思虑的天赋本能。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这两种关系正是“孝”与“悌”的基础。
C、孟子举“孩提之童”为例,目的在于强调“孩提之童”的“爱父母”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而非后天的教化。
D、本章所说的“良知良能”,亦即孟子性善说里的四端。它不但是一个人“善”的萌芽,也是全社会“善”的完成,不需要任何后天的扩充。
(2)本章所讲的道理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秉持着一贯的恒心毅力,朝夕惕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孟子认为为学一定要达到标准,好比挖井,没有挖到水,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绿巨人学习_坡地建筑设计.pdf VIP
- 基于自适应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docx VIP
- 2025-2025南大核心CSSCI目录.docx VIP
- 2025年中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完整版)体育单招语文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520.pdf VIP
- 【Jefferies-2025研报】幻灯片:肥胖症相关公司在ADA会议及下半年的布局:安进、诺和诺德等.pdf
- 海南省建设工程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标准2025.pdf VIP
- 为旅行社产品定价课件(共21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简介》-姜俊.pdf VIP
- 《中国人民海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