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 同步练习(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 同步练习(一)

木兰诗【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可汉: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君主为可汗。 溅:1、形容流水声。本文取此义。2、另读jin,如溅落。 燕:1、地方,如燕山,今蒙古人民共各国境同的杭爱山。2、另读yn,如燕子。 骑:1、骑兵。本文取此义。2、另读qí,如骑马。 朔:北方。 柝:打更用的梆子。 唧唧:形容叹息的声音。 机杼:织布机的转轴和梭子。这里指织布机。 军帖:军队的文告。 十二:这里形容数量多,不是确数。 爷:父亲。下文“阿爷”义同。 市:买。 溅溅:形容水流的声音。 胡骑:文中指北部入侵者的骑兵。 啾啾: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 戎机:军机,军事。本文指战争。 关山:关塞和山脉。 寒光:本文指清冷的月光。 铁衣:即铠甲,古代军人穿的带甲的护身装。 明堂: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接见诸候、选拔人才的地方。 策勋:记功。 转: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用:当,作。 尚书郎:尚书省的高级官员。尚书省是古代管理国事的机关,下设若干曹,管某一曹事务的官员称尚书郎。 千里足:千里马,跑得极快的马。 郭:外城。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艳丽妆饰。 霍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象声词。 云鬓: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 帖:通假字,现写作“贴”。 花黄:当时妇女贴在额头正中的一种装饰。 火:通假字,现写作“伙”。 扑朔:跳跃的样子。 迷离:目光模糊的样子。 傍:靠近,贴近。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民歌和民歌体文人诗)的著名涛歌总集。共l00卷,12类。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宋朝人,生平事迹不详。乐府,本是古代音乐官署,起于秦、汉时,除掌管朝会宴飨所用音乐外,兼采民间歌诗、乐曲。后来将乐府机关所唱的诗称作乐府。以后,又将仿用乐府曲调、旧题写的诗叫乐府,后人又将含乐能唱的词或散曲叫乐府,如《东坡乐府》(苏轼词集)、《乐府群珠》(元明散曲集)等。 2.相关背景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与家人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斯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家长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了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二、文章脉络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是诗的主体的补充,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三、重难点导析 ⑴诵读全诗,试用简要语句概括情节内容(每段不超过10个字)。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⑵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能说说木兰有哪些美好的品德吗?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在她身上汇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勤劳善良,淳厚质朴,如当户织布;她坚毅勇敢、机敏活泼,如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如出征时思念亲人,胜利后回到亲人怀抱,又如十年苦战,旷日持久,竭尽爱国之忠心;她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如受封不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