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晶高分子(LCP)及其应用
液晶高分子(LCP)及其应用
摘 要: 液晶高分子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本身具有高一系列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与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相互促进作用,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液晶高分子的类型、特性、主要应用以及液晶高分子发展趋势与展望。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分类;特性;应用;发展趋势与展望
1 引言
物质在晶态和液态之间还可能存在某种中间状态,此中间状态称为介晶态,液晶是一种主要的介晶态。液晶即液态晶体,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1](如介电常数各向异性,折射率各向异性等)。自从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在合成苯甲酸胆甾醇时发现了液晶后,人们一直从事低分子液晶的研究,直至1941年提出液晶态存在于聚合物体系中,人们才开始进入了对高分子液晶的研究[2]。然而其真正作为高强度、高模量的新型材料,是在低分子中引入高聚物,合成出液晶高分子后才成为可能的。20世纪70 年代DuPont 公司首次使用各向异性的向列态聚合物溶液制出商品纤维——Fiber,紧接着纤维Kevlar 的问世及其商品化,开创了液晶高分子(以下简称LCP) 研究的新纪元。然而由于Kevlar 是在溶液中形成需要特定的溶剂,并且在成形方面受到限制,人们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不需要溶剂,在熔体状态下具有液晶性,可方便地注射成高强度工程结构型材及高技术制品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上。1975 年Roviello阿首次报道了他的研究成果。次年Jackson 以聚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第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热致性芳香族共聚酯液晶,并取得了专利[3]。而今,LCP 已成为高分子学科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膨胀系数、良好的介电性、阻燃性等一系列优异的综合性能[4]及与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相互促进作用,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2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5,6]
2.1 第一种分类法——热致型和熔致型
按液晶形成的条件,可将高分子液晶分为热致型液晶和熔致型液晶
(1)热致型液晶 通过加热而呈现液晶态的物质称为热致型液晶。多数液晶是热致型液晶。
(2)熔致型液晶 因加入溶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而呈现液晶态的物质其称为熔致型液晶。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双亲分子(如脂肪酸盐,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类脂等)与极性溶剂组成的二元或多元体系;第二类非双亲刚棒分子(如多肽,核酸及病毒等天然高分子和聚对二甲酰胺等合成的)溶液。
2.2 第二种分类法——主链型和侧链型
液晶高分子往往是由小分子呈液晶基元键合而成的。根据液晶基元在高分子键中键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和 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1)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液晶基元位于高分子主链之内,如Kelavar。
(2)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液晶基元作为支链悬于主链上。
(3)复合性(组合性)液晶高分子主链和支链上均含有液晶基元。
前两种分类方法是交叉的,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即有热致液晶也有熔致液晶,热致液晶高分子即含有主链也有侧链的。
2.3 第三种分类法——向列相、近晶相、胆甾型相和碟状液晶相
(1)向列相。常以字母N表示,此种液晶高分子排列只有取向有序无平移有序,无分子质心的远程有序,分子排列是一维有序的其有序度最低,黏度最小。
(2)近晶相。近晶相除了取向有序外还有分子质心组成的层状结构,分子呈二维有序排列。在各种液晶相中,近晶相结构最接近晶体结构,故称为“近晶相”。近晶相的黏度比向列相大。
(3)胆甾相。因这类液晶物质中”许多是胆甾醇衍生物,故有此名,但更多的胆甾相液晶并不含胆甾醇结构。胆甾相液晶具有扭转的分子层结构,在每一层分子平面上分子以向列型方式排列,而各层分子又按周期扭转或螺旋的方式上下排列在一起,使相邻各层分子取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此类液晶可以使反射的白光发生色散而呈现彩虹般的颜色。胆甾相与向列相的区别是前者有层状结构,胆甾相与近晶相的区别是它有螺旋状结构。
(4)碟状(柱状)相 碟状液晶相是在1977年发现的,组成这类液晶相的分子通常具有碟子或盘子般的形状,这些“碟子”可一个一个地重叠起来形成“圆柱状”的分子聚集体,组成一类新的液晶相称为柱状相。
3 液晶高分子的特性
3.1 取向方向的高拉伸强度和高模量及其他优良的力学性能
柔性链高分子比较,分子主链或侧链带有介晶基元的LCP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外力场中容易发生分子链取向。实验研究表明,LCP 处于液晶态时,无论是熔体还是溶液,都具有一定的取向度。使LCP 熔体或溶液流经喷丝孔、模口、流道,在剪切应力场中很容易发生大分子链的取向,即使在很低剪切速率下即可获得很高的取向度。因而即使不添加增强材料也能达到甚至超过普通工程材料用百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