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噪声的实验
噪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练运用噪声计;
2测量计算噪声随距离与空气传播以及周围环境对噪声消减效果。
3.测量同一时间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大小,并分析各区域对噪声的影响情况。
实验仪器
分贝仪
三、实验原理
I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消减实验
1.通过测噪声源的噪声与一定距离以外的噪声(无其他噪声影响)可以分析出距离对噪声消减的影响;
2.通过测噪声源的噪声以及隔着绿化带地的噪音可以分析出绿化带对噪声消减的影响;
3.通过测噪声源的噪声以及隔着楼栋地的噪音可以分析出楼栋对噪声消减的影响。
II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噪声实验
用网格测量法,将要普查测量的某一区域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形网络,网格要完全覆盖被测量区域。测点分布在每个网格中心,中心不宜有建筑物,若网格中心不宜测量,应移动测量点至距离中心位置最近的地方。将全部网格中心测点测得的10min的等级声级作算数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某一区域的噪声水平。
四、实验步骤
I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消减实验
1. 选择好测量地点,准备分贝仪
2. 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测量出测噪声源的噪声与一定距离以外的噪声、测噪声源的噪声以及隔着绿化带地的噪音、噪声源的噪声以及隔着楼栋地的噪音。
II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噪声分布情况
选择好测量区域,将学校分为六等分,选取每一等分中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准备分贝仪,
各区域测量时都要进行十分钟的测量,每隔一分钟测量一个噪声级,得到十组数据后求平均值,从而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
根据各区域噪声情况,规定各噪声带颜色和阴影线,在学校地图上相应的区域标明。
噪声带 颜色 阴影线 55dB以下 天蓝 小点 55~58 紫红 中点 58~59 鹅黄 大点 59~60 亮橙 条纹 60~66 深蓝 虚线 66~70 墨绿 网格 五、实验数据
I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消减实验
声源:播放音乐的手机
距离声源/m 隔着绿化带(竹林) 隔着楼栋 0 5 10 15
噪声/db 86.5 63.6 61.4 56.3 63.9 62.5 86.5 64.6 61.1 57.6 64.6 64.2 86.5 63.3 61.4 53.8 61.5 61.6 86.5 64.8 60.3 54.7 63.4 62.4 86.5 62.6 62.6 52.4 62.6 62.5 平均值/db 86.5 63.7 61.4 55.0 63.2 62.6 II不同区域噪声分布情况
香樟院 宿舍区 院楼 教学楼 操场 食堂区
噪声/db(10min) 74.5 60.3 59.2 55.8 51.7 61.2 71.9 59.8 56.1 56.8 51.8 67.4 66.4 56.4 57 54.9 50.7 71.2 67.6 58.4 55.8 62.5 49.9 64.1 69.0 57.4 57.3 55.9 51.0 66.7 62.8 60.4 55.6 68.4 49.6 70.9 67.9 58.2 60.1 55.2 51.1 60.1 70.1 66.2 60.1 62.1 50.1 63.5 76.8 58.7 72.2 58.1 51.2 71.7 65.1 58.4 58.4 56.1 51.8 60.9 平均值/db 69.2 59.4 57.7 58.6 50.9 65.8
六、数据分析
⒈ 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消减实验
距离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分布折线图
图表分析:从该图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离声源距离的增加,噪声总体来说呈降低趋势。刚开始噪声级降低的比较明显,后来随着距离的增加,噪声降低的稍微缓慢一点。
隔着竹林、楼栋地、噪声源的噪声折线图
图表分析:由该折线图我们可以发现:隔着楼栋和竹林,噪声级相对于声源处的噪声级有明显的降低。由我们的测量数据,隔着竹林和楼栋的效果差不多。这与我们测量的天气情况是有关系的,那天由于下雨得在伞下进行实验的测量,可能由于雨滴的声音的干扰会对我们的数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就实验结果来说,竹林和楼栋对噪声的消减作用是差不多的。
2. 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噪声分布实验
I校园不同区域噪声分布图:
II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噪声分布折线图
数据分析:我们做这个实验时是在星期天的上午十点左右,那天下着雨,天气特别不好,所以跟往常的数据有所不同。由该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整个学校里噪声比较大的是香樟院和食堂,院楼、教学楼、女生宿舍区的噪声差不多大。操场的噪声最小。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避免其他噪声对声源噪声的影响;
2.声级计应尽量远离人;
3.使用完毕或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装卸电容传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