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旅游攻略!..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中旅游攻略!.

汉中旅游攻略 玩! 一、褒斜道褒斜道因南口名“褒谷”(位于汉中市城北),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叫阁道。由褒谷口经留坝县东北,越衙岭山,至眉县西南的斜谷口,全长250公里,是一条很古的通道。古书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至唐宋褒斜道是兵家行军必经之路,同时又是商旅的要道。巴蜀的物产,通过栈道运抵关中。唐在褒斜道上建了11个驿站。唐宋以后,由于连云栈道的畅通,褒斜道逐渐衰落。 褒斜道地处秦岭深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树密草深,开凿极为困难。从现存的遗迹看来,铁器的出现方使褒道斜道的开凿成为可能。始建褒道时,火药尚未发明,“石坚不受斧凿”,人们只好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施工方法是:先用火烧石面,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激冲,热石受冷裂肃。“遇大石塞路,则所锤碎而通之;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上凿孔,架横木,上复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沟险涧,则石栏以通之。”楼阁的建造,大多是在崖壁上凿成30公分见方、50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梁。榫卯结合,远望如空中悬阁。有的仅安横梁,没有立柱,即《水经注》中所说的“干梁无柱式”,多用于危险难以施工的地方。 公交 从汉中乘23路、21路、102路等至河东店下。 出租车 从汉中市政府出发约1.2公里,时长5分钟。 开放时间:08:3018:00 ;停止售票时间:16:00交通提示汉中中心广场乘坐汉中——留坝的客运班车,到达留坝县城,改乘公交车或者景区客运班车,然后到达紫柏山景区。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石城南门外。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史称:韩信足智多谋善用兵,为萧何赏识,向刘邦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采纳了韩信迎三秦东向以争天下之策,完成了西汉统一大业。 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 市内乘坐5路公交可到达。武侯祠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9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后檐柱悬挂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韬兵书,右手抚膝。琴童书童待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龛下关兴、张苞护卫在侧。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上“忠贯云霄”4个楷体大字为清代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领琰御书于皇宫,“驿发”到勉县,由钦差工部侍郎来勉县代表皇帝将匾悬挂于此的。大门两侧有联道:“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此联道出了诸葛亮临终时的旷古遗憾。 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在众多石碑中,首数唐贞观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一碑最为珍贵。除此之外汉柏、汉桂、旱莲、银杏等古树名木30余株,遍布各处,其中汉柏18株,据测定树龄均在1700年以上。旱莲被证实为世界稀有花木,现被定为汉中市市花。 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 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称“张良庙”。 汉刘邦驻汉中宫廷遗址。现为游览胜地。位于(陕南)汉中市城区中心稍偏东南方,又名“七星台”,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7米,南北长156米,东西宽72米,占地面积11230平方米。以此汉中市博物馆在古汉台辟有石门十三品,出土文物、古书画、汉中近代史、古生物化石、宗教造像等陈列室,珍藏各种文物达12000多件,成为汉中文物的荟萃之地。汉中八景中的“梁山石燕”、“月台苍玉”与褒斜栈道、石门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