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第10讲

一个人学会变通,创造奇迹。当12.88秒的成绩像一道闪电震撼全世界时,当这枚雅典奥运会金牌成为所有亚洲人梦想中的传奇,你是否知道这个黄皮肤的追风者——刘翔创造奇迹的秘诀?想当初,当这位努力练习的年轻跳高运动员在赛场上汗流浃背,而又无法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时,他懂得了“学会变通”,离开了没有自己优势的跳高赛场,开始在跨栏的练习场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潜力被一点点挖掘,他的优势一点点突显,世界田坛越来越看好这个中国小伙子,终于,他创造了神话。 如果他还是不断训练自己毫无优势的跳高项目,如果没有他那一次重要的变通,刘翔或许永远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跳高运动员,哪里还能有让世界震撼,让亚洲鼓舞的12.88秒! 一个人学会变通,推动民族发展。是谁,看到人民的疾苦决定从事医学?是谁,看到国人的麻木心如刀割,决定放弃医学,用文字唤醒沉睡的人民?是谁,默默关心中国青年,热心指导青年创作,用生花妙笔点燃民族的希望?是他,鲁迅先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就是一个开路的先行者。不断地改变着自己,改变着自己手中的武器来呐喊!由于他的变通,他的学会变通,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因他而骄傲!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鲁迅先生并没有选择“弃医从文”,并没有换位思考,并没有学会变通,仍旧执著于用医可以拯救国人的思想,那么结果会如何?我想,这不仅仅只是文坛上的一个遗憾,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一个重大损失。 生活并不像迷宫,能走出去的路并不只有一条。适当地学会变通,变通我们曾固执的思想,那“山重水复疑无路”,也会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请把握每一次机会,慎重每一个选择,让每一次变通,都能创造一个灿烂的世界! 答案:(示例)下面我试将上文中的《学会变通 柳暗花明》一文的第三、四段以比描技法润饰一下,请你做一下对比。 一个人学会变通,必会创造奇迹。12.88秒,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这是一个田径史上的里程碑,这是一声昭示着黄种人也有着“飞人”气质的呐喊,这是一个令国人热血沸腾的鼓点!刘翔,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亚洲飞人,在跨过终点线的时刻,成为了国人的英雄。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位民族英雄当初从事的并不是令他风生水起的跨栏项目,当初的他仅是一名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落下,这就是他的全部。只可惜,当成绩上升到一定程度,他的冬季便到来了,一如瓶颈的桎梏紧紧扼住了他的喉咙,令他无法呼吸无法超越。继续还是放弃?他痛苦至极。最终,理性和果断促使这位上海小伙儿选择了放弃,再硬着头皮走下去只会将自己丢进无尽的黑暗。他学会了变通,他明白,在这个自己不占优势的跳高赛场上,自己如同一只永远被牵制的风筝,不可能飞得更高,只有摆脱桎梏,才能如雄鹰般一飞冲天。只有选择跨栏,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然。他成功了。 如果没有变通二字,哪会有今天的刘翔;如果没有变通,刘翔只会默默沉寂在跳高项目的领奖台下,永远成为奇迹的旁观者,不可能成为人们欢呼的中心;如果没有变通,世界田坛上则会少一颗闪亮的星辰,星空必将黯淡无光,刘翔也不可能一如他的名字,展翅翱翔!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题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别从青蛙和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时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横着爬这一特点,结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