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一律”在记叙文中的巧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一律”在记叙文中的巧用.doc

“三一律”在记叙文中的巧用   平日写记叙文,不少同学也会尝试运用一些写作手法,来使文势曲折。比如说悬念法、误会法、渲染法、巧合法等。然而,我们发现,一些同学虽经精心构思谋划,但写出来的文字拖沓,文章缺乏表现力与感染力。在关键的地方不能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不丰满;缺乏联想与想象;不能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没有使得这短短的800多字涵盖更多内容的技法呢?   这就让人联想到了戏剧中的“三一律”。中外文学史上不乏采用“三一律”创作的名著,如《伪君子》、《玩偶之家》、《雷雨》等。这些戏剧,情节如暴风骤雨般展开,令人目不暇接,观众往往还没喘过气来又被抛入另一个紧张的剧情中。   笔者认为,“三一律”这一创作原则对记叙文写作也有启发作用。   戏剧的“三一律”   “三一律”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所遵循的一种创作法规。它要求剧本必须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即剧中的人和事只能出现在一个地点,剧中故事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情节的发展按一条主线进行。其目的在于让戏剧在固定的时间之内,特定的场景里之中,去讲述一个情节相对集中的故事。“三一律”对戏剧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曹禺先生的《雷雨》,其中就有着“三一律”的影子。   《雷雨》中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是戏剧冲突却集中在一个下午。从下午至深夜,一场纠结了30年的爱恨情仇像雷雨一般骤然爆发。故事主要发生在周公馆,围绕着周家客厅展开。鲁侍萍来找四凤,遇见30年前抛弃她的周朴园;鲁大海作为矿工代表来到周家找矿主周朴园,并且在客厅和周萍大打出手;周朴园逼着周萍认母……整个戏剧围绕着周公馆展开。《雷雨》中,故事情节是按一条主线展开的,即围绕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串联起其他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作者把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个巧合联系在一起,使得作品中各个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在最后高潮时积聚爆发,剧情因此而跌宕起伏,震撼人心。   记叙文与“三一律”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们是不是要在文章中把这六要素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地写下来?显然不必,六要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物和经过。所谓记叙文,也就是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也就是表现人物、讲述故事。   怎么样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怎么样让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总共也就800多字的记叙文,当篇幅受限,我们如何使得自己的文章更有“料”,更耐读?   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写作文,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他们的文章中,场景更换频繁,人物纷繁芜杂,从图书馆到食堂到教室,从张三到李四到王五,文章好似“乱花渐欲迷人眼”,评阅的老师往往也就跟着云里雾里,到最后不得不感慨,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场景的频繁更换,人物的轮番登场,不仅仅增加了叙事的难度,而且场景与人物往往因此而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所以,笔者认为,戏剧的“三一律”可以帮助我们约束自己。当时间和空间相对紧凑之后,我们就可以腾出笔墨,在情节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氛围的渲染上下工夫了。如此一来,内容将更加丰富,人物将更加丰满,情节会更加紧凑,主题也更加突显。   “三一律”运用技巧点拨   1.场景集中――“小舞台”展现“大生活”   文章场景要集中。记叙文中,表现人物形象、表现故事主题的舞台要小。要从小处着眼,切忌大而空。正如“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能够反射太阳的光辉”,“小舞台”往往能够展现“大生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中,整个故事就发生在一辆驶往法国边境的马车上,这辆马车就是一个小小的舞台,而正是这个舞台,使各色人等的嘴脸在这里充分暴露。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文。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过马路这么一件小事去表现母亲对于“我”的爱以及“我”对于母亲的悔。同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文,时间、地点、主线压缩在一起,场景非常集中,就是一个平常的早晨,“他”在上班途中发生的事情。虽然都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是,作者表达出来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且耐人寻味。小舞台,也能够还原生活本色。   2.虚实结合――虚虚实实,虚实相生   场景集中并不意味着一篇文章只能写一个场景。一篇文章中必须有一个中心事件、中心舞台,其他与表现主题相关的场景,我们可以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利用梦境和回忆去补充交代。   以《雷雨》为例,三十年前的往事正是通过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这一幕的对话补充进来的。《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文,用回忆的方式串联起与母亲这双手相关的一个个场景,文章由实而虚,由虚入实,虚实结合。再如《做一个幸福的人》,作者借助于回忆和梦境,串联起往昔的幸福生活。回忆和梦境让整篇文章的时空不再局限在这个早晨,作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