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
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检测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诗歌赏析(9分)
1.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 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 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 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 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 句 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着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A. “火山”具有表面“平静”而内蕴巨大能量,一旦条件成熟便会轰然喷发的特点,在诗中比喻人民的伟大力量。
B. 诗中的“你”代表游离于人民之外,甚至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C. “着魔”的意思是“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诗中说“突然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
D. 这首诗格式整齐中有变化,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节美和对称美。
3.对下面这首诗词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朱熹《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A、“少年”即青年,“一寸”极言光阴之短。首二句说青春易逝,应当十分珍惜时间去抓紧学习。
B、第三句化用“池塘生春草“一句,写青年时期的欢乐生活,写的比较含蓄。
C、第四句紧承第三句,“已秋声”与“未觉”照应,仍写时光流逝之快,因运用了动态描写,故形象生动逼真。
D、全诗旨在勉励青年人刻苦学习,不要只图眼前快乐。
二、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4-7题。(12分,各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B、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鱼柴
C、知不可乎骤得 骤得:多有所得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侣鱼虾而友麋鹿——抱明月而长终
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A、两“而”相同,两“然”不同 B、两“而”相同,两“然” 相同
C、两“而”不同,两“然” 相同 D、两“而” 不同,两“然”不同
6、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从怀古方面着笔,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抒写悲观情绪。
B、客人抒写悲观情绪时,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想起托尘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极点了。
C、文段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通过主客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D、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里,客的观点和情感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充满了人事沧桑和无生有涯的感慨。
7、这段文字,景、情、理三者兼备。下列苏轼的诗句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C、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鱼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