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知识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诗言志歌咏言、从传奇到小说和梨园春秋 二. 学习目标: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三、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一、诗言志歌咏言 1、《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的组织情况以及各种恋爱情歌。 (2)屈原和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其中的名篇。 (3)汉赋: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一赋应运而生。赋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2、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盛唐: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弹奏出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音调。伟大诗人李白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2)中唐以后:战乱的平息并没有带来往昔的盛世华年。白居易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3、宋词与元散曲 (1)宋词: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抗金将领岳飞把自己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写入诗词,期望有朝一日能“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恢复中原。辛弃疾投笔从戎,“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昂扬的斗志。苏轼与辛弃疾被合称为“苏辛”。 (2)元散曲: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它是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在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以此逃避现实,获得心理平衡。 知识点二、从传奇到小说 1、传奇与话本 (1)唐传奇:唐代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适合普通民众口味的文学形式。传奇是唐人小说的通称,它是文人创作的虚构故事,以言情为特色。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就是在变文和传奇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宋话本:宋代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在内的市民阶层兴起,适合他们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空前活跃。通俗的、内容丰富的说书不仅在城镇流行,就是农村也时常能够看到。宋代的说书叫“说话”,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叫“话本”。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内容有佛经故事、历史故事和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爱情小说等,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2、明清小说的繁荣 (1)社会发展与小说繁荣:①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在这种环境下,通俗文学获得蓬勃发展,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风靡全国的“四大奇书”。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等也广受人们青睐。②明清时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③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深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最有代表性。 (2)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受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