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考点阐讲】 1、北宋时期先后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1)初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一是国家分裂,十国割据;二是武将夺取,中央集权不巩固。 (2)中期:主要有三大社会问题,其一,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其二,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负责沉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其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安全。 (3)后期:一是政治腐败;二是面临金的进攻。 2.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评价: (1)变法对封建的地主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面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前诸多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2)变法不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或王朝的初期,而是中期,此时地主阶级已经失去了封建社会初期的那种改革精神,大地主大官僚的守旧势力比较强大,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不可能作出损害自身利益的彻底改革,故在其反对下,新法被废除。(3)从其变法的本身来看,存在着用人不当等原因。 评价:总观王安石变法,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从维护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这一前提出发,限制了富商、官僚及大地主的利益,开辟了财源,增强了收入,解决了宋朝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缓和社会危机的目的。 【经典例题】 【例题1】漫画王安石变法 图1 图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题解】 (1)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变法过程中用人失察,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民族间矛盾尖锐 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措施是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司法权 D、集中财权 3.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戌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加强禁军 B、防止少数民族进攻 C、防止地方专权 D、镇压人民反抗 4.宋朝集中军权的举措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防止地方割据 B。巩固皇权 C.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D。扩大了官僚机构 5.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有不便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君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引自《传》材料二 熙宋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