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纵观08高考历史,导航09复习备考
纵观08高考历史,导航09复习备考高考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作为考生来说,我们既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又要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本文将从2008年文综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趋势和科学规划09年高考历史复习两方面阐述,以期给大家提供帮助。
一、洞察2008年文综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趋势
2008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各地高考试题先后揭开了神秘面纱。全国统一命题卷和分省自主命题卷,旧课程卷和新课程卷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仔细研究各地试题,揭示命题规律和趋势,对高三学生复习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下面就文综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进行分析,力图增强高考复习的有效性,科学进行备考。
1.命题视野更加开阔,主干知识覆盖面广
自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以来,历史试题选择题的命制一直是采取专题式命制方式,这种主题式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对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但是限制了对教材知识抽样考查的范围,限制了能力考查需要对知识的自由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07年的全国卷、历史试题选择题专题式题组形式仅分别命制了“17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在组织、性质等方面几经转变”和“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个题组,其他选择题根据能力考查的需要进行自主命制。今年完全放弃了专题式题组形式,如全国卷考查“阴“的地理方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世界大战与科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二战时期的中国外交成果、新中国成立、工业文明、明治维新、世界经济大危机、两极格局、二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等知识点。全国卷考查“阳”的地理方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革命派和维新派的根本分歧、辛亥革命、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马基雅维利的主张、热月政变后的政局、工业化进程对农业劳动力的影响、一战局势图、韩国民主体制的经济基础、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等知识。这种选择题命制结构的变化,增强了根据考查能力需要进行抽样考查知识的自由性,拓宽了对知识考查的覆盖率。
2.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体现新课标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念
今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基本上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出题,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选择题部分,全国卷除第23题、全国卷除第13、15题是直接设问外,其余题目基本都是用材料创设出情境后,再让学生去分析。今年的试题通过提供学者观点、报纸评论、社会生活场景、历史图片、大事年表等材料为题干,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提炼、分析、综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等。例如全国卷第22题是通过两张历史图片呈现历史,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第13、15、19、21题是通过一个人物对历史事件的评述来呈现历史。第14、16、17题是通过引入史料来考查历史。如果考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分析能力较差,平时只会死记硬背的话就会感觉很难,无从下手。但如果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能注意多思考、勤分析,做这些题就不会有多大的困难。这种命制形式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
3.利用近代化观、文明史观的学术观点来理解主干知识
文科综合考试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
近代化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例如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考查,全国卷第13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第15题考查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革命派和维新派对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和目标的根本分歧,第22题考查韩国民主体制确立的经济基础。对经济工业化进程的考查,全国卷第14题考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第19题考查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例如全国卷第20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第37题第3小题考的是“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考查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交融、影响,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互相影响、互相推动。全国卷第23题考查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的研究方法,第37题考查工业革命后中国封建文明和英国工业文明的碰撞。
5.注重情感价值观导向,热点问题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手工业发展线索.doc
- 高三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课件.ppt
-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主要双边国家关系;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历史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
-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课后习题答案人民教育出版社.doc
- 高三历史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ppt
- 高三历史专题八 (按高考课标体系)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课件.ppt
-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指导——青藏地区 展示课件课件.ppt
-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古代希腊和罗马课件.ppt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与阶段特征及启示课件.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