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物理专题(九)物理实验
专题九物理实验
一、大纲解读
1.考点知识列表
主题 内 容 说明 实验与
探究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考点解读
对实验的复习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结构、理解其制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比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制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使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等。
掌握实验原理,能进行创新应用,能处理新情境下创新实验。
了解实验步骤,能找出步骤中的问题所在并能改正,能根据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能灵活处理实验数据。知道实验误差来源并能采取必要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如图象法、平均值法、逐差法等。
二、高考预测
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多以一大带一小,小的为力学实验或仪器的使用,大的也是重点的是电学实验,且以电学中变阻器的分压限流、电流表的内接外接以及伏安法测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为考查重点。如08四川理综、08全国理综Ⅱ06年全国高考理综Ⅰ、07年全国高考理综Ⅱ等均围绕“电阻的测量”来进行实验考查、。(06、07 找06、07的实验,把测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的实验填上 )。
对力学实验的考查以纸带数据的处理、机械能守恒的验证出镜率较高,当然有些是创新实验,如08全国理综Ⅰ、08江苏理综,都是机械能守恒验证的创新实验。
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出镜率也极高,如08江苏理综、08天津理综、08四川理综、08全国理综Ⅱ等都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选考部分(即选修3-3、3-4、3-5模块)自课标实施以来没有考查过,其中的验证动量守恒、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是大纲版教材地区考试命题率较高的实验。
预测09高考仍以电阻的测量(多种测量方法,电路设计、伏安曲线等)、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为重点考查对象,侧重于考查电路的设计、仪器的选择。力学实验着习纸带数据的处理和游标卡尺的读数的可能性极高。选考部分实验也不能忽视,可以重点复习验证动量守恒、油膜法粗侧分子直径。
三、重点剖析
(一).常见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
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模块 待测物理量 基本测量方法 力学 速度 ①利用纸带,;②利用平抛, 加速度 ①利用纸带,逐差法;②利用单摆 功 根据转化为测量m、v 电学 电阻(精确测量) ①根据转化为测量U、I(伏安法);②电阻箱(半偏、替代) 电功率 根据P=UI转化为测量U、I 电源电动势 根据E=U+Ir转化为测量U、I 然后联立方程求解或运用图像处理 (二)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还要求纸带包含第一、二点,并且第一、二两点距离接近2.0mm。
2.根据纸带上点的密集程度选取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每打n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0.02n(s)。一般取n=5,此时T=0.1s。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
4.判定物体运动的性质:
⑴若、、、、、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⑵设△s1=-,△s2=-,△s3=-,△s4=-,△s5=-
若△s1、△s2、△s3、△s4、△s5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物体作匀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地震演练脚本.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VIP
- Kyocera京瓷ECOSYS M4125idn_M4132idn操作手册.pdf
- 含糖透析液对血透病人的影响.doc VIP
- RADWIN5000安装调试指南.doc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ppt VIP
- 体育康养与自然疗法的结合研究论文.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医学人文及医患沟通》-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异性影响.doc VIP
文档评论(0)